从提高医保缴费比例看基金机会

Jack 0 2023-07-13

从提高医保缴费比例看基金机会

一、提高个人医保缴费比例引热议

最近热议的政府打算提高个人医疗缴费的政策引起了关注。政府的初衷是提高个人医疗缴费比例,平衡越来越多的财政补贴造成的支出压力。据了解,政策的核心包含以下3个方面的调整:

1、合理确定城乡统一的筹资标准

目前,城镇居民的医保和农村的“新农合”医保的缴费标准差距较大,政策表示,将逐步建立个人缴费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衔接的机制,并合理划分政府与个人的筹资责任,在提高政府补助标准的同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的比重。

2、支付待遇的逐步统一

缴费基础的不同,也有保障支付的不同。政策表示,今后将逐步均衡城乡的保障待遇,逐步统一保障范围和支付标准,为参保人员提供公平的基本医疗保障。其中,政策也提出了对此前的一些“特殊保障政策”的调整,即针对退休高干等的特殊政策。指导意见提出将妥善处理,并做好过渡与衔接。

3、城乡医保目录的逐步统一

对于城乡医保的目录,医疗服务项目,未来将进行统一。改革遵循的指导原则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技术适宜以及基金可承受。另外还做到有增有减、有控有扩,做到种类基本齐全、结构总体合理。

由于其他几项都是涉及制度改革,而第一项,则直接涉及缴费的问题,因此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目前医疗费用上涨和保障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医保基金已经开始面临中长期支出的巨大压力。目前,基金主要依靠的是财政补助,而从补助的比例来看,已经占到了筹资总额的四分之三左右。因此国家未来会调整现在个人的医保缴费比例,建立财政补贴与个人缴费的合理分担机制。

二、医保费用为何增长?

基本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历了 “由点到面”、“从城市到农村” 的发展历程,如今已经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随着参保面的扩大和筹资水平的提高,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但是,伴随基本医疗保险制快速发展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条件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平稳健康运行也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逐渐面临严重的挑战。虽然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总体情况良好,基金结余量较大,但同时也正面临着基金支出增长较快,部分地区已出现赤字化现象且呈现出持续增加态势;基金统筹层次较低,基金规模较小等系列性社会问题。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可以说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期望值总是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速度。在具体的发展中,人均统筹基金支出增长率一直高于筹资的增长率, 如果任由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对医疗保险基金平衡产生严重的威胁。现行的医疗保险筹资模式是否可持续,如何调整完善筹资机制以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长期良性运行,成为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

对于增速过快的医疗费用, 主要可理解为 “不可控因素” 和 “可控因素” 两种类型。前者重点包括四大部类:一是人口统计学因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期望寿命的增长和死亡率的下降等。其中,老龄化趋势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各国经验表明,老年医疗费用约占到人一生医疗费用的 70% -80% .2012 年,职工医保退休人数占总参保人数的 25% , 但其花费的医疗费用却占总费用的59. 1% 。二是疾病谱的变化,主要是慢性病的增加。根据全国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慢性病占两周患病的比例从 1998 年的 39% 上升至 2008 年的61% . 三是医疗技术的进步,主要是高新医疗技术的开发与新特药品、高值耗材的广泛应用等。

四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医疗需求自然增长。后者主要是管理上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激励约束机制,重点包括三大部类:一是医疗保障水平。参保人员对医疗资源的利用与补偿比的高低密切相关,个人自付越少,对医疗资源的利用越多。职工医保的实际报销比例高于新农合和居民医保,人均医疗费用1305元也远高于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的人均医疗费用526元。二是医院与医保机构的费用结算方式,按项目付费的结算方式产生激励医生多开药、多做检查的效果。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总额控制等 “打包付费”方式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目前我国医保付费还是以按项目付费为主,部分地区实行了医保付费方式改革,但在总体上还未形成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三是行政监管,包括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管、临床路径、医疗信息的透明程度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我国对药品实行最高零售限价管理和省级集中招标采购,仍然存在着流通环节过多,中间层层加价,部分药品价格虚高等突出问题。

三、医疗基金是否有机会

事实说明,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加,对于医疗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日益增长的医疗支出使得医疗财政入不敷出,先来看几个数据:

人口老龄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由于“非均衡生育(生育高峰和少生孩子)”而产生的老龄化,只能通过“均衡生育”来解决,其中实现“代际均衡政策”是最为可行也最为公平的选择;在发达国家实现代际均衡的生育率为2.17胎,在发展中国家实现代际均衡的生育率为2.3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理想的生育率是2.3胎(10%无胎、10%一胎、40%二胎、30%三胎、10%四胎及以上).

2010年人口普查长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18110,其中“城市”为0.88210,“镇”为1.15340,“乡村”为1.43755。要将中国的生育率调控到2.3胎,实行“允许一胎、鼓励二胎、放开三胎或多胎”的生育政策是最理想的选择(俄罗斯已经对无胎征税),由于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夫妇不孕不育,所以允许三胎或多胎才能有效的弥补不孕夫妇导致的生育率下降,形成“普通二胎、中产三胎、少数多胎和少胎”的理想人口结构,有利于增加中产阶层的比重,尽快使中国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

由于进入到严重少子化社会之后(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20%~23%,为正常;23%~30%,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40%以上,为超多子化。)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灾难,并且难以恢复到人口的代际均衡的水平;中国在2000年前后就进入了超少子化社会(14.03%),就算放开生育,也已经难于恢复到世代交替的正常水平了;全世界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我国许多城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医疗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一大批的新技术,新疗法,新设备,新药材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医生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手段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和医生的诊疗水平,使得以前不能治疗的疾病现在可以治疗。

医疗保障的完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开始初步实行了一些医疗保障方面的工作,建立了适用于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制度,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公费医疗制度,和适用于农村居民的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渐开始在全国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内的三大医保制度,初步构成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医保体系,对于进一步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物价指数的上涨:物价的上涨带来水电燃料,用工成本,医疗用品等一系列运行成本的增加,导致的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疗费用合理增长的变化。

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直接决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变化及其购买力的变化,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的收入也在逐步的提高,那么,出于对生命和健康的考虑,人们则会加大对自身卫生健康的投资,增加对医药费用的需求,是医药费用增加。从这一层面来讲,医药基金是长期看好的。

推荐阅读

基金定投收益排名

什么是基金封闭期

货币基金年化结算利率排名

七日年化结算利率怎么算

小额投资产品排行

上一篇: 【环球快播报】深圳11月新房成交环比降两成,前海豪宅打折促销
下一篇: 哪个银行利息低 (4月35城定期存款利率排名“北高南低”现象明显)_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