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断桥铝门窗厂

Olivia 0 2024-12-11

文章目录:

1、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33天之际,今天下午,由吉林省辽源市自主研发的首台“雪蜡车”启程前往北京2、北京冬奥,奥林匹克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3、让更多建筑“绿”起来

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33天之际,今天下午,由吉林省辽源市自主研发的首台“雪蜡车”启程前往北京

滑过雪的朋友可能知道,雪板需要定期打蜡。在大型国际比赛中,很多冰雪强国都会为自己的选手提供专门的打蜡车。而雪蜡车的研制和生产,过去在我国一直是个空白。2020年底,我省辽源市承接了研制国产雪蜡车的任务,他们充分发挥吉林冰雪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争分夺秒、刻苦攻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雪腊车的研制工作。

我省研发的雪蜡车主要服务于北京延庆赛区的雪上项目,车头采用一汽解放最新的J7作为牵引。车厢完全由铝合金制作,在主体结构上采用了高铁车厢成型技术,整体刚性好、耐腐蚀,整备质量较钢质产品减轻4吨以上。车厢全长13.7米,厢体两侧可拓展,展开后,车厢内可使用面积达到62.1平方米,共分为工作区、休息区、生活辅助区和设备区四个区。总计可存放各类规格滑雪板114副。打蜡区可同时供四人打蜡操作。车内设有送、排风系统,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小于10次。打蜡区排风系统为上吸下排。车外设有监控系统,车内设有外部环境显示屏、比赛现场直播显示屏。

雪蜡车的成功研制,充分展示了吉林省装备制造业和体育产业的能力和水平,雪蜡车的投入使用也将直接关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来源:新华网

北京冬奥,奥林匹克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1月5日拍摄的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刘宪国摄(人民视觉)

短道速滑比赛服选用防切割材料,剪刀划不破;领奖服应用炽热科技,可实现零下20℃御寒保暖;结合快速系带技术,领奖鞋兼具舒适性与便捷性……2021年12月31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及比赛装备在北京发布,其背后的“科技元素”惹人注目。

“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每一块布料的选择,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0.01秒的速度差距。”自2019年起,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主任刘莉率领团队,共完成2000多份手稿设计,进行过超800小时的风洞测试,最终打造出独一无二的高科技“战服”。

无论是场馆建设、赛事服务,还是观赛体验、装备设计,本届冬奥会都处处彰显着中国智造的“科技底色”。创新,不仅将这场世界瞩目的冰雪盛会装点得更加精彩,也必将为今后全民共享冬奥成果、推动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2021年11月25日拍摄的北京冬奥会河北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最美的冰

可储藏的雪

“新技术在北京冬奥会的实际应用情况,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场馆,这是举办奥运会的基础条件。”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说,通过技术攻关,每个竞赛场馆都有着十足的“科技范儿”。

淡雅的米黄色墙面,深蓝色的玻璃窗,缀满竖直线条装饰的外立面庄严大气……在即将到来的冬奥会上,首都体育馆将承担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项比赛任务,预计产生14枚金牌。

如今,历经两年多时间改扩建后,这座修建于1968年的体育馆已充盈科技新意。

步入场馆,抬头仰望,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36个37平方米的网格膜,在场馆顶部形成一个1332平方米的巨型投影屏幕。赛时,场地四角布设的激光投影仪会将绚丽的灯光投射至屏幕,配合最新的声、光、电技术,将整个场馆营造成如梦似幻的冰雪世界,充分展现“最美的冰”这一设计理念。

梦幻般的视觉效果,离不开建设者们的奉献。

安装投影屏幕由于跨度大、净空高,首先要在天花板下方搭设一个施工平台。“按常规办法,需搭建体积超13万立方米的脚手架,耗时耗资不说,还考验着场馆承重能力。”中建八局首体项目经理程占玉介绍说,在经过多轮“头脑风暴”后,项目团队决定将施工平台移到轨道上,通过平台滑行实现施工范围全覆盖,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又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冰面无疑是冰雪世界中的主角。因为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项赛事对场地硬度、冰层厚度要求不同,首都体育馆通过引入直冷制冰技术、改变冰场构造等方式,实现快速升降温,2小时内即可完成冰面转换。首都体育馆短道速滑竞赛主任申鸰告诉本报记者,经过一系列测试赛检验,这块冰面得到了中外运动员的一致好评,在2021年10月举行的测试赛上,运动员5次打破短道速滑世界纪录。

除了美好的冰面,北京冬奥会也在积极打造完美的雪面。

1月4日,蔚蓝天空下,巍峨的小海陀山银装素裹,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的条条雪道如同白色游龙穿行其间,令人震撼。

本届冬奥会是近二十年来首次在大陆性季风地区举办,妥善应对冬春交替期极端天气十分关键。

“如果遇到下雪,密度松软的天然雪肯定会使赛道雪质发生变化;若是下雨,雨水也会使赛道表层结冰,比赛将变得危险异常。”对此,“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赛事用雪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负责人王飞腾与团队提出的办法是,构建物理能量平衡模型进行“储雪”——即在冬季温度较低时,把雪提前造好,并储存起来,待次年初冬再次使用。

说干就干。2017年,团队全程参与北京冬奥组委在延庆区石京龙滑雪场开展的储雪试验,经过整个夏季考验,约有60%的雪被完好储存下来。“在没接触冬奥会之前,很少有人想到原来雪还能储存,而且这项技术不光能服务冬奥会,还能为冰川保护提供科技支撑。”王飞腾说。

此外,首钢滑雪大跳台研发了正四面体模块,可实现不同比赛的赛道剖面转化;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通过技术创新,首次实现360度回旋弯道一次喷射成型;国家速滑馆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指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把场馆规划、建设、运维关键技术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进行布局,解决了国家速滑馆等场馆设计、建造和运维技术难题,支撑了国家体育场智能化和国家游泳中心冰水转换等场馆改造。

1月6日上午,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北京清河站正式上线发车。史文哲摄(人民视觉)

100%绿电

生态保护优先

从申办到筹办,绿色、生态、低碳、可持续一直是北京冬奥会的核心理念。一系列节能工艺,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满载全球期待,2021年10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被放置在取形于西汉长信宫灯的火种灯中,顺利抵京。

“为护送神圣的冬奥火种,我们做了很多结构上的创新。”火种灯设计团队成员洪文明解释,例如火种灯采用了双层玻璃结构,在内外灯罩之间留有一条导流通道,从而达到有效泄压的作用,保障在5至6级风速下火焰不熄灭。

除了确保安全、稳定,一些环保技术也应用到火种器具的设计中。

洪文明说,火种灯与火种台的材质都选用了可回收铝合金,火种台顶部用的是耐火、无烟、无毒的水性陶瓷涂料。“火种燃料是丙烷气体,属于清洁燃料。可以这么说,我们的研发始终都是以绿色低碳为目标的。”

据介绍,一套采用rPET材质(饮料瓶再生材质)的工作服将出现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为所有场馆的清废团队提供温暖。

这件“有温度”的礼物,外套面料取材于28个饮料瓶,具备良好的防水防污效果。可拆卸的保暖内胆填充了先进的高效暖绒,其原料83%来自于回收材料。它的吸水量只有其自重的1%,即使在潮湿环境下,保暖内胆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保温性能。

“回收我”“回头见”“回来了”……细看服装内外,还“隐藏”着不少关于循环利用的生动宣传图标。这些设计上的巧思,将令清废团队成为行走着的可持续理念传播大使,鼓励更多观众参与到循环回收行动中。

场馆外丝带飞舞,场馆内别有洞天。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1.2万平方米的冰面采用分区制冷方式单独控温,可实现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制冰。

“我们致力于打造‘最快的冰’,采用这项技术,可将冰面温差控制在0.5℃内。”国家速滑馆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马进补充说,制冷产生的余热还能用于场馆的热水、浇冰、除湿等场景,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超120万棵所带来的碳排放减少量。

能源供应是成功举办冬奥会的重要基础。在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已实现100%绿电供应背景下,不少场馆还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延庆山地新闻中心建有光伏发电系统,实现电力“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延庆冬奥村采用高压电锅炉供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热。

与此同时,本届冬奥会积极构建赛时低碳交通运行体系:制定赛时交通运行政策,鼓励观众优先选择高铁、地铁、公交出行;在各赛区推广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的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到85%,为历届冬奥会最高;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和管理措施,提高车辆运行效率等。

为降低赛事举办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北京冬奥会在各环节都以生态保护为优先原则,贯穿规划、建设、运行的全过程。

延庆区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负责人刘金柱说,在延庆赛区建筑施工过程中,表面原生土壤被系统收集,建设完工后全部原土覆盖,珍贵植物也已就地或迁地保护。

“目前,赛区新增的2.3万平方米生态修复工程全部完工,自去年以来,延庆区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猪、猪獾、狗獾等有效照片2000余张、视频500余条,物种多样性维持在较高水平。”刘金柱表示。

2021年10月27日,“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雪蜡车交付仪式”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180度自由视角

机器人“志愿者”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运动技能的精彩比拼,还在于赛事举办的服务质量。一系列“黑科技”陆续在观赛、防疫、转播等领域落地应用,让“科技冬奥”从愿景走向了现实。

借助5G+VR技术,“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冰雪项目交互式多维度观赛体验技术与系统”将亮相本届冬奥会舞台。

“过去大家看到的比赛直播画面,是导播人员将多路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合拼成的,导播切到什么,大家就只能看什么。”专项负责人盛骁杰介绍,如今有了这项技术,观众只要手持一部5G手机,便可自己当“导播”,随时改变观赛位置,轻松体验180度自由视角观赛。

“自由视角”如何实现?盛骁杰举例说,国家体育馆中的U型架上共架设了40台相机,通过三维重建和渲染,可以渲染出任意时长和帧率的精彩特效片段,相当于1200台相机同时拍摄拼接的效果。

除了满足观赛需求,“自由视角”技术对于裁判员判罚与运动员训练也至关重要:一方面,这一技术可以随时生成360度信号画面,帮助裁判快速、准确地做出判罚;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让运动员多角度回顾训练及比赛中的技术细节,科学提升成绩。

得益于5G信号在赛事场馆的全覆盖,本届冬奥会转播也拥有了全新模式——云转播。

“云转播的基本流程是,将前端现场采集的音视频信号,通过网络技术,直接传送到云端存储;导播人员直接编辑云端音视频素材,制作成音视频节目,发送到观众终端(电视机、手机等)。”喻红告诉记者,除了赛事转播,诸如赛事成绩、组织管理等核心信息系统已实现100%“上云”,这将是奥运会数字化变革历程上的全新里程碑。

据了解,赛事举行期间,机器人将承担大量防疫工作。它们分工明确,智慧快捷,堪称最重要的“冬奥志愿者”。

在大型体育赛事中,入口处往往需要进行身份核验、安全检查,因而容易形成人员聚集。为此,国家体育馆专门引入智慧出入管理系统,一套连接后台管理系统的智能安全服务机器人。

“只要在这台机器人上扫一下身份证件,观众就可以在一秒钟内完成所有手续查验,包括身份登记、智能测温以及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注射等七步骤。”场馆工程师刘昀说,正是这套智慧出入管理系统,在保障入场者安全通行的同时,也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环境消杀机器人一分钟消毒面积可达36平方米,一般续航时间接近5小时;移动测温机器人可按规定路线主动寻找人员测温,当发现体温超标人员时,会主动上报给管理人员;紫外线空气消杀机器人可通过222纳米波长的光波进行高效消毒,消杀效果非常彻底。

优质的赛事服务,不仅面向观众,也要面向参赛选手。

冬奥会山地雪上项目赛程安排和赛事举办、观赛、救援等外围保障服务,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因此需要极为精准的气象预报。围绕气象条件预测,“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作出相应部署,研发形成了自主可控的冬奥气象预测系统,首次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精准预报。在2021年2月举行的测试活动中,就有8场比赛根据气象预报调整了赛程。

在运动员激烈比拼的背后,还有“科技+医疗”的全程护航。“从雪车雪橇赛场到延庆创伤中心,依靠智能救护车,车程能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会运动创伤防治和临床诊疗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崔国庆介绍,该项目还设置冬季运动损伤数据库等课题,希望借助标准数据的收集分析,建立完善的智能影像辅助诊断技术,实现诊疗全流程智能化辅助判断。(记者 刘乐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让更多建筑“绿”起来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的国家能源集团光伏建筑一体化中心。 资料图片

借鉴中国传统营建智慧的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实现工业遗存功能再生的首钢老工业区西十冬奥广场改造项目、立体绿化设计的万科峰境花园……这些形态不同、功能各异的项目,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测算,2018年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45%。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促进建筑领域碳减排,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2021年要深入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我国绿色建筑推广现状如何?还有哪些可提升空间?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会发电的阳光房、搭积木的装配房、高保温的被动房,让建筑变“绿”的方法丰富多样

使用轻型光伏墙体替代传统水泥墙体,1155块薄膜光伏组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预计年发电量可达7.5万千瓦时,满足建筑30%至40%的用电需求——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未来科学城,有这样一座身披蓝色光伏“外套”的房子。

项目建设方中建一局相关负责人带着记者走进室内:“瞧,外层是光伏幕墙,内层是保温透明玻璃,中间形成的封闭空腔可以进行取热利用。夏季光伏背板温度逐渐升高,导致发电效率降低,这时自动打开百叶,室内温度降低;冬季将百叶关闭,空腔形成‘暖墙’,可降低室内热负荷。”

不仅建筑设计节能低碳,建造过程也很绿色。410个钢结构构件、197个屋面单元板块、170樘光伏幕墙单元,在工厂预制加工后,将它们像搭积木一样进行装配,累计只用七昼夜。装配式建造不仅速度快,还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和建筑垃圾排放,并且减少扬尘和噪声等环境污染。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相比传统现浇方式,装配式混凝土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减少建筑垃圾排放70%、节约木材60%、节约水泥砂浆55%、减少水资源消耗2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开工装配式建筑达6.3亿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是绿色建筑的另一种形式。

来到北京实创医谷产业园东区项目,建设者们正在为年底的竣工节点冲刺,其中的15号科研楼是北京最大的在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单体。中建一局实创医谷产业园东区项目负责人张代卿介绍,项目最大的特点是“穿得厚一些、捂得严一些”,通过采用多种先进技术,较传统建筑节能80%以上。“比如外墙保温材料,普通建筑厚度可能8至10厘米,我们能达到20多厘米;再比如外窗采用中空‘三玻两腔’玻璃,里头还要填充惰性气体,能够有效阻隔室内和外界环境的热交换。”

“捂”得这么严实,人在室内舒适度如何?张代卿告诉记者,通过利用高效新风技术,能够在改善空气的同时保持室内恒温,维持在人体最适宜的18至24摄氏度之间,真正实现冬暖夏凉。

“我国绿色建筑工作起步于本世纪初,比发达国家晚30年左右,但发展比较迅速,到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目标清晰、政策配套、标准完善、管理到位的推进体系,实现与国际接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国累计建设绿色建筑面积超过50亿平方米,2019年当年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到65%。全国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累计达到2万个,建筑面积超过22亿平方米。

绿色建筑不等于设备和技术的堆砌,应当因地制宜、因形就势

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从2012年的2%大幅提升至2019年的65%。但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一些项目简单地对节能设备和技术进行堆砌,或者一味模仿国外模式,导致实际运行效果达不到预期。

“过去一些商品住宅项目为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没有贴合实际需求,配置了空气能空调系统或者太阳能热水系统,但这些系统对于个体业主而言,要么占用了更多面积,要么使用费率高于传统系统,造成验收后被拆除或闲置,从而导致浪费。”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鼎曦举例说。

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一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景泉看来,绿色建筑设计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整合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历史文脉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设计,不能将绿色节能等同于技术的堆砌,“可以进一步增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引入社会价值等进行综合考量。”

另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绿色建筑模式不能简单复制,而应当因地制宜、因形就势,打造具有地域气候适应性的建筑。

景泉以北京世园会中国馆为例介绍说,延庆风力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自然风,建筑外形设计采用半环状,中间贯通、南北通透,夏季有利于南风及偏南风穿过,冬季西北风又被西侧梯田阻挡,使建筑南侧空间不受寒风侵袭。延庆光照充足,中国馆增加了南向采光面积,并且铺装了金色的透明太阳能光伏板,既能发电又能让阳光照入室内,景色尤为别致。

“中国传统建筑营建体系中有很多绿色建筑智慧,比如广西地方民居通过乡土材料的使用与木构架的搭接,形成连通室内外的流动性空间,创造了宜人的室外微气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认为,在绿色建筑推广中,不妨多从本土设计和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探索更多尊重自然、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发展潜力大,须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协同发展

住建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提出,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并且提出推动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设计、提升建筑能效水效水平、建立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等重点任务。

各地也纷纷推出推广支持政策。比如河北提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对高性能门窗、环境一体机、保温系统、专用特种材料等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专有部品部件生产企业采取适当形式给予重点倾斜;江苏提出,加大光伏瓦、光伏幕墙等建材型光伏技术在城镇建筑中一体化应用力度;广东对建设、购买、运行绿色建筑或者对既有民用建筑进行绿色化改造的,出台了资金支持、容积率奖励、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

“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展绿色建筑是必然趋势。相信随着成本不断降低、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投资回收周期不断缩短,绿色建筑具有广阔发展空间。”景泉介绍,公共建筑项目的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成本约比普通建筑分别高出7%至10%、15%、25%以上,一般5到7年省下来的能耗成本可抵消绿色增量成本,这还不包括居住舒适感和环境保护等长期效益。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建材、施工、运营还有待在全生命周期中协同发展。“比如绿色建筑不仅要关注施工和后期运行阶段的碳排放,前期生产阶段的碳排放也不容忽视。”黄鼎曦说。相关测算显示,建筑全过程碳排放中,钢铁、水泥、铝材等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超过25%。

绿色建筑发展还需要全面的系统性规划研究。景泉认为,当前绿色建筑发展体系化不足,没有形成从前期策划、深化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直至落成后评估的全流程体系,应当发动城市规划、建筑、景观、结构、建筑设备乃至室内设计进行全专业系统性研究。“绿色建筑不仅是机电专业工程师的工作,规划师、建筑师也应该全周期参与绿色建筑的设计工作。此外,绿色建筑领域一线人才仍然较为匮乏,比如发展装配式建筑,对掌握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吊装、焊接等技术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快速增加,要加紧建立绿色建筑人才培养和发展长效机制。”

绿色建筑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机制也亟待完善。“在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方面,当前主要还是依靠财政投入,发挥业主主观能动性的机制仍有待完善。”黄鼎曦介绍,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绿色融资、能源合同管理、绿色建筑增值纳入物业估价体系等举措,吸引业主参与到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工作中,成本共担、利益共享。他建议,探索建筑领域的碳排放交易,同时积极完善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政策,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激发建设绿色建筑的积极性。

此外,从源头看,绿色建材推广更需快马加鞭。生活垃圾变成水泥生产原料、开发出世界最高光电转化率的铜铟镓硒发电玻璃……近年来,我国在绿色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应用推广方面,性能优越的材料产品占比并不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彭寿建议,加速制定发布绿色材料应用专项政策与国家标准,通过政策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加速实现建筑从高能耗向低能耗、正能耗转变。

作者:本报记者 丁怡婷

来源: 人民日报

隔热门窗品牌

高档隔音门窗

高端门窗

上一篇: 延安铝合金门窗铰链厂家电话
下一篇: 延期交房实景探访南充这个楼盘到底修成怎么样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