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区由江畔工业重镇变身宜居新城 燕子矶:江天一览好家园

Olivia 0 2024-12-10

中国江苏网讯 5月31日上午,记者驾车驶上南京滨江大道,穿梭于幕府山燕子矶风光带,碧空如洗,青山如黛。

“我家就住燕子矶!欢迎常来玩!”南化社区的张志强向记者介绍,68岁的他出生于此,10年前曾强烈地想“逃离”家乡,如今却是再也不想走了。数年间天翻地覆的变化,家的“味道”大不一样。当年,烟囱林立,污水横流,人们不得不掩鼻而过;如今,青山绿水重现,江畔风景如画,居民安居乐业。

壮士断腕,关停污染企业走出“化工围城”

燕子矶之变的背后,是南京市和栖霞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产业转型,以“重整河山”的魄力开展生态修复,化工重镇变身宜居家园。江畔棚户区居民就地搬进保障房,守望着这里的涅槃重生。

燕子矶因“黄金水道”长江而兴,上世纪末,工业重镇、化工基地的繁华承载着一代人的骄傲回忆。巅峰期,近20平方公里的区域聚集化工生产等各类企业404家,年产值约320亿元、税收约30亿元,是支撑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税源地。时过境迁,这些企业环保标准不高、生产排放不达标,让“第一玲珑燕子矶”黯然失色。地处南京主城上风向,不时飘出的恶臭对城市影响明显,这里成为令人“闻之色变”的重污染源。南京市委、市政府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累计投入150多亿元,对区域内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关停,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引导退城入园。如今,这里完成了所有污染企业的关停搬迁,彻底杜绝了工业排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重整河山,江岸复绿160万平方米

“关停只是第一步,可谓是‘刮骨疗伤’,要经历税源锐减的阵痛,接下来的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城中村改造,每一步都是‘大考’。”燕子矶新城建设指挥部常务负责人周华山说,光是治水就让他们吃尽了“苦头”。燕子矶地区有北十里长沟西支、中支、东支3条入江河道,总长约13.9公里,长期污水直排,河道黑臭,严重影响长江水质。西支水体颜色一天能变五六次,周边居民称其为“五彩河”。这条河流被列入省级入江支流重点考核断面,2016年,栖霞区被罚款5135万元。2017年起,燕子矶地区先后投入7亿元,拆除沿河违法建筑4.1万平方米,完成156个片区的雨污分流工程。去年,这3条入江河道全部消除劣V类水体,实现稳定达标。“去年,因为治水得力,获得省里生态补偿奖励300多万元。”周华山说,一罚一奖只能算眼前“小账”,放眼长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燕子矶地区长江岸线8.5公里,高强度挖沙采石曾让这里的江岸和山体变得支离破碎。栖霞区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通过市、区联动,累计投入约45亿元,完成了沿岸110家砂场码头、78家工企单位的关停拆除,沿线恢复植被160万平方米,昔日生产岸线全部变为生态岸线。燕子矶居民吴玉谟写下《燕子矶之春》记录这里的变化:“春到矶头百花开,工人忙把新苗栽,游客来往复徘徊,一园春意醉心怀。”

民生优先,就地安置让百姓守望幸福

城市“含绿量”提升,区域的“含金量”凸显。燕子矶地区迎来地铁1号线北延、6号线、7号线同步开建,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小学复校,仙林外校燕子矶校区、泰晤士国际学校已经建成投用,10万平方米综合体育公园即将启动建设。总投资约350亿元的华润万象天地、招商花园城等一批商贸综合体相继落地,创智科技园、智慧电气城、文化旅游古镇等重大优质项目正在推进。这一原来的城北“塌陷区”正在崛起为新的增长极。“我们推进产业转型,旧城更新,坚持民生优先,城中村棚户区居民就地安置,人口没有外流。随着商品房的建设,数万年轻人陆续举家迁入,未来这里常住人口将超过25万人。”燕子矶新城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总规划130万平方米的燕子矶保障房,离江边不到4公里,将容纳拆迁居民约1.4万户。未来,沿着北十里长沟东支的河畔步道,居民可以跑步到江畔。

“以前一到晚上,大家就关门闭户、锁紧门窗,提防企业偷排的臭味;现在大家都走出家门,来到江边,唱歌跳舞散步……”张志强说,漫步幕燕滨江风光带、燕子矶滨江公园,“永济江流”“燕矶夕照”等金陵胜景重现在眼前。在燕子矶滨江公园,还能寻觅到始建于1936年南京电瓷厂保存的“工业遗产”。

栖霞区委书记黎辉表示,燕子矶地区率先进行沿江环境综合整治,向污染亮剑、补民生短板,打造一个天蓝、地净、山绿、水清的宜居新城,努力探索一条协同推进生态系统修复、产业转型升级、旧城有机更新的绿色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仇惠栋

本报通讯员 郜 健 周 昂

断桥铝合金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高档系统门窗

上一篇: 南京新房装修,水电开槽时,不能开横槽吗
下一篇: 南京治愈患者自述隔离治疗13天:从恐惧烦躁到感动感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