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大门

John 0 2024-12-10

文章目录:

1、华西村“最美书记”吴仁宝葬礼,带领全村致富,上万群众含泪送别2、「庆祝农村改革40周年」十个标志性村庄(二)华西村——从一穷二白到“天下第一村”3、华西村缔造者吴仁宝:60年代搞工厂,开一个会赚一个亿

华西村“最美书记”吴仁宝葬礼,带领全村致富,上万群众含泪送别

2013年3月18日,一位老村长去世了。吊唁会所在之村的村口停满了百万级别的豪车,这些不是这位村长的显贵亲友,而是在他的带领下腾飞致富的普通村民们。

有人携着全家老少排队五个小时就为看老书记最后一眼。有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书记遗体前默默流着眼泪久久不愿离去……

这位在任47年的老村长将一个最初面积只有0.98平方公里,人口仅2000多人的贫困农村,建设到如今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多达5万人的“天下第一村”。这位“老村长”就是吴仁宝,而这个村,则是神话般的“华西村”。

以村的名义成立上市集团,旗下拥有八大公司、40多亿固定资产、100多亿年销售额,这是华西村的现状。

华西村早在1988年全村GDP就首次过亿,对于农村来说这在1988年是完全令人难以想象的。即便是三十多年后的现在,随便一个农村都远远无法达到这个目标。而这一切的令人称奇却是早在吴仁宝上任之初就已埋下伏笔。

结合实际 初尝甜头

1961年,吴仁宝上任之初全国上下刚从“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中脱离开,正处于温饱都是奢求的状态,人均口粮只有每日半斤。

当时的华西村耕种总面积加起来不过800来亩,还被沟壑土坡等自然地理环境分割成大大小小1300多块,难以整合,难以耕种。

吴仁宝明白,这些仅有的资源如果不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是完全无法让村民们吃上饱饭的,更别提脱贫了。于是吴仁宝当即在心里定下了目标:先让大伙能填饱肚子!

当时因为农业奇迹“大寨村”的带头作用,全国上下都兴起“农业学大寨”的风潮,吴仁宝知道这就是他可以努力的方向。

他带领全村的青壮劳动力开始平整土地,每天天不亮起来干活,干到天黑,第二天天不亮又起来干活。填坑、平土、插秧、割稻,吴仁宝书记都是一把好手,二十四节气这样的农民宝典也烂熟于心。

他常年忙碌在田间地头,不把自己当领导,只觉得这也是他作为村民的一部分责任。

在吴仁宝书记的带头作用下,村民们起早贪黑的实干得到了回报。1964年学大寨风潮起,吴仁宝看到了“新农村”的目标。在淳朴的干劲和政治风潮引领下,吴仁宝带领村民将分散的村落集中,将弯曲的河道拉直,将高低的田地铺平。

在之后的日子里,吴仁宝也没有对眼前的一点小成绩骄傲自满,而是制定了在当时看来更加宏伟的目标。

到了1964年,吴仁宝带领华西村的村民开始迈出了《十五年规划》的第一步。

吴仁宝预计用15年的时间将全村土地进行全面的整合和改造,目的在于要让田地实现结合科学手段成为高产大田。

又是日复一日的田间地头的耕耘,在目标逐步实现的时候吴仁宝这时候停下来开始了思考——就算田地再高产,也就是人人吃饱饭再能卖点余量换点钱,是远远无法致富的。

到了1969年,《十五年规划》进行五年后,在计划稳步上升的过程中吴仁宝深思熟虑得出一个结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他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农业工业两手抓。

要知道:当时的1969年,“兴无灭资”“斗私批修”可是席卷了全国上下,私自发展工业这种“资本主义作风”的行为在当时被发现了可是要闯大祸的。

但是,吴仁宝深知,凭着华西村的历史条件和现有条件,要实现致富光凭提升田地亩产那是一百年也难以富起来的。为了全村的父老乡亲,他必须冒这个险。

说干就干,就在同年,吴仁宝偷偷的从田地计划中抽调了20个青壮劳动力,开始在村里“偷偷”办起了五金厂。

他们怕外面有人发现,在五金厂建筑工地周围围上了一圈高高的砖墙,又怕叮叮当当的声音引起别人的注意,于是只在没有外村人来往的时候悄悄动工。

有一次恰逢上面领导下来检查,正在五金厂忙活的村民们慌了,吴仁宝说“现在全部去田间干活”,说着大伙一起赶在领导到来之前又加入了田间地头的干活大军里。

不随大流 乘风而上

时间一转眼来到了1972年,从1964年开始动工的大田现代化改造整合工作,即《十五年计划》提前八年迎来了完工。

经过全村上下7年起早贪黑的努力,1300多块坑洼不平难以耕种的田地变成了400多块能排水、能蓄水、能自动灌溉营养丰富的高产量大田。而五金厂也在偷偷的运转着,用吴仁宝的话说就是“闷声发大财”。

1978年,五金厂在悄摸的运作中被人“点”了,上级了解了情况之后大手一挥,华西村五金厂开始光明正大的挂牌运营。

同年,华西村盘点全村资产,全村共同享有的固定资产100万元,银行存款也有100万元,另外还囤有够全村人吃上三年的屯粮。这之后,200多户社员全部搬进了新盖的瓦房。

初尝到了甜头的吴仁宝知道,当初决定兴农重工的方案对于华西村来说就是一条正确的路,只要胆大心细,带领全村经济腾飞绝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梦。

但就在这时候,中央的一纸指导批文下来了,全国上下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所谓包产到户也是在农业上做功夫,已经看到办厂成功的吴仁宝知道,自己还是要坚持已经摸索出的适合华西村的路,所以跟全国大局势反道而行。

吴仁宝安排了30个人全权负责田地部分,其余人继续办厂。

1978年五金厂光明正大挂牌后,吴仁宝又不顾中央精神的指导,继续带领村民盖起了塑料纺织厂。五金厂每年会给村民分红,纺织厂就是在吴仁宝的劝说下,全村人一人出2000元建立起来了,从这以后,华西村全村进入“村民股份制”,一切收益村民年年分红。

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华西村陆续兴办起了冶金厂、铜厂、铝材厂等以金属纺织为主的大大小小40多个厂。1980年,华西村GDP首次破亿元,成为全国第一个“亿元村”。

但是,真正让吴仁宝带领大伙扶摇直上还是在1992年。

吴仁宝有一个习惯,每天都会准时收看新闻和各种报刊,以了解中央的政策,预判局势。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新闻中发表南巡讲话,里面的一句话引起了敏锐的吴仁宝的注意,“改革开放,胆子要放大一些”这句话,让吴仁宝当天思考咀嚼到深夜。

在从前,知道吴仁宝的人都知道这个老书记是谨慎第一,而且绝不允许村里的产业有债务,如果资金不够宁愿先花时间累积。外来的合作商们也是必须付现不允许赊账,但是这一夜,吴仁宝思来想去,终于做了一个决定。

预判局势 乘胜追击

当天凌晨三点,吴仁宝在全村召开紧急会议,在说了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后决定从现在开始借贷所有能网罗的资金,囤积建筑原材料。

当时的村民们很不解,一个平时作风那么保守的老书记怎么在这个前路还不明确的时候会做下这样大胆的决定?就不怕一错终身名誉毁吗?要知道华西村的名誉这可是全村乃至全国优秀模范村的名誉啊。自信的吴仁宝拍拍胸脯说,大伙跟着我放心干!

接下来几天,报纸上的一些领导讲话的报道更加坚定了吴仁宝成功的心,他从这些讲话中揣摩出了这个改革开放热潮的前景,另一边的借贷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光他自己就以个人名义向无锡市镇府借贷了1000万元……

短短的一个月后,市场证实他的判断,一个月前收购时还700多元的原材料涨到了2000多元。6000多元的铝锭足足翻了三倍,这一番操作下来,短短的几个月吴仁宝便带领华西村全村净赚1个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华西村也在吴仁宝的带领下抓住了一个又一个超前时机而不断发展着。

吴仁宝书记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增加集体创收的机会,华西村成名后,来村里取经交流的各级领导各单位同志不断增加,吴仁宝又带领村里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山寨”名建筑,实业从这里开始又与旅游完美结合了。

1994年,涵盖旅游业、服务业、金属业的华西集团正式成立。

1999年7月,华西村股票在深圳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一个村庄的上市也开创了行政单位上市的先河,这就是在当年各个大小媒体争相报道的“中国农村第一股”。

在吴仁宝的付出和耕耘下,华西村村民从原来的50多元增长到近10万元,全村集体经济从不足6万元增长到500多亿元。

吴仁宝书记并不把这些成绩看作是自己的个人成绩,认为时全村人一起努力的结果,而自己,不过是刚好领了个队。就像他想带领全村人致富一样,他也想更多贫困地区的老百姓都能富起来。

他积极的宣传传授自己的经验,还亲自带队去了黑龙江宁夏,开垦荒地上千亩,兴办了几十家企业,让当地的贫困农民也走上省外华西村的致富道路。

2003年,吴仁宝辞去党委书记的职务。一直到去世之前,他还坚持着每天收听新闻阅读报纸的习惯,他想知道,明天的路会通向何方。

就如他几十年来一个又一个高瞻远瞩一样,他从一些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去揣摩深意,又从自己谨慎的大脑里提取规划,就这样,铸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有人说,吴仁宝是作秀,全村都住大房子他不住。吴仁宝说,如果能做一辈子那就是真的。在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总有一些被称为神人的人。

在战场上、在社会中、在发展历史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种极致的利他主义精神,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仅仅是感同身受了他人的苦难,想要他人不再遭受苦难。为此,他们可以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与所有的热情似火。

然而,世界上是没有神人的,有的只是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普通人。

「庆祝农村改革40周年」十个标志性村庄(二)华西村——从一穷二白到“天下第一村”

庆祝农村改革40周年(特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在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

中国农村杂志社推出农村改革

十大历史性事件

十位引领性人物

十个标志性村庄

十组经典性镜头

以此重温改革开放往事

见证40年来农村改革的

风云际会、发展变化、时代变迁

聆听新时代改革开放足音

激发蕴藏于历史深处的复兴伟力

十个标志性村庄(二)

华 西 村

从一穷二白到“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金塔及周边村民别墅

华西村隶属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是一个享誉全国、世界知名的村庄。这个村子创造了一个个惊人奇迹,成为共同富裕的典范和中国农村改革的样本,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然而,半个多世纪以前,华西村也是贫困落后的村庄,不仅粮食生产没有保障,一遇自然灾害农民们不是背井离乡就是家破人亡。如今,华西村是中国最富裕的村庄,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人均存款超百万,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世人惊叹。在农村改革40周年之际,回顾华西村的发展历程,分析华西村的制度模式,可以了解中国农村改革进程。

江苏第一个“亿元村”

华西村建立于1961年,当时还是华西大队,人口667人,集体资产2.5万元,欠债1.5万元,人均分配53元。华西村建立时刚刚经历了饥饿的三年困难时期,华西大队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生产、生活相当困难,一穷二白,此时吴仁宝带领华西的社员们开始改土造田。

那个时候,山西昔阳县的大寨大队横空出世。陈永贵带领大寨社员们三战狼窝掌,将七沟八梁一面坡改造成稳产高产的海绵田。时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受到了触动,相比之下华西845亩土地被分隔成1300多块不规则的小田,667口人分散居住在12个小自然村落,泥路弯曲,40多条小河沟错乱交织,农业生产的劣势可见一斑。于是1964年冬,吴仁宝结合华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份《华西十五年远景规划》,准备以十五年为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华西。吴仁宝的这份规划重点是兴修灌溉渠道,建设高产稳产的“吨粮田”,将全大队分散的12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华西村。

1972年,在提出了15年规划的8年之后,华西大队的粮食达到亩产2100斤,终于实现了“吨粮田”的目标。吴仁宝和华西大队都成了当时苏州地区和江苏省的农业生产先进典型。但是,要想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就必须购买机械设备,修建和完善水利、水电设施,这些资金却没有着落。另一方面,从1961年到1968年,全村劳动力增加142人,而土地仅仅增加了6亩。这时候,吴仁宝敏锐地发觉人均土地面积在大幅下降,如果这样下去,华西大队势必成为又一个“高产穷队”。

为了避免华西成为“高产穷队”,吴仁宝准备建一个小五金厂,由于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小五金厂的地址选在杂草丛生、树木茂密的水塘边上。一个地下作坊似的小五金厂就这样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10年的时间里,它实现了近300万元的产值,利润率高达30%至40%。小五金厂完成了华西村最初的资本积累,让吴仁宝尝到了办工业的甜头,坚定了他“无工不富”的发展思路,为以后华西的工业化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78年,安徽小岗村暗地里实行大包干,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开来。人民公社陆续被取消了,全国各地开始实行分田到户、土地承包,绝大部分农民从僵化、低效的公社体制中解放出来了。然而,吴仁宝主张“领会中央政策,闷声发大财”,没有分田到户,继续集体所有制经济副业。

1979年,吴仁宝提出了一个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案:全村粮田由30多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去。后来,在吴仁宝的安排下,一些村民外出学手艺,回村后陆续办了锻造厂、带钢厂、铝材厂、铜厂等。在那段时间,华西人陆续办起了以冶金、纺织和有色金属为主的40多个企业,全村95%以上的劳动力投入到了工业生产。1980年,华西的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江苏省第一个“亿元村”。

1983年,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之后的几十年间,华西村飞速发展,从贫穷落后的小村庄一跃成为繁荣富裕的“天下第一村”。然而吴仁宝提出,华西富了,要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华西村就用投资建厂等方式对周边村进行“帮扶、帮带”,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与邻村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宁夏、黑龙江等地,华西村无偿提供资金、技术建设“省外华西村”,帮助当地脱贫致富。进入新世纪之后,华西村又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合作模式,叫做“一分五统”。经过多年的磨合,华西村与周边16个村庄通过“一分五统”组成了一个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万的大华西。按照吴仁宝的规划,大华西“山北是粮仓,山南是钱庄,中间是天堂”,华西村真正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

独特的集体主义发展道路

鲜明的“集体经济”特性。华西村突出的集体性特征长期受到各界关注,这种特征表现在:其一,村庄企业的“股份化”集体所有性质。不同于改革开放后大部分中国农村“一家一户”式的私人经济运营模式,也不同于过往“公社”式的集体所有,华西村的集体所有制的性质与成分是以“股份”的形式表现和反映出来的,这种所有制模式的突出特征是,既实现了在村庄内的集体共有,也对具有突出贡献或更多付出的人予以奖励。其二,是其“党政企”一体化的集体组织领导。华西村自20世纪80年代起即形成了“村”、“企”两套班子,并统一接受“华西党委”的领导。实际形成“对外三套班子、对内一套人马”的集中管理模式。各项决策、安排皆在这一集体组织的领导下进行。

旨在“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华西村实现“共同富裕”得益于其分配制度,一方面,其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华西村集团与下属企业实行的承包经营,按“二八开、一三三三”制办法分配利润,即企业的超额利润20%上缴集团,80%留用(二八开);留用部分10%奖励给承包者,30%奖励给管理和技术人员,30%奖励职工,30%作为企业积累(一三三三)。另一方面,“少分配、多积累、多记账入股”的原则亦十分突出。奖励承包者的奖金20%兑现为现金,其余80%则以入股方式享受分红,以此为集体企业提供更加充足的发展资金。这种“个人分配与集体积累相结合”,“在集体所有基础上的财产使用分配制度”成为华西村一大突出特征。而在此分配基础上,村民所享受到的集体福利,包括别墅、汽车、医疗、教育等层面,亦因其远胜于中国农村普遍状况乃至大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而为外界所“惊诧”。

独特的“一分五统”合作模式。2001年6月起,周边16个村陆续并入华西,实行“一分五统”的管理体制——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这种体制既解决了农村基层社会长期存在的村企不分问题,又充分体现了农村基层政治、经济、社会资源高效配置要求。在领导体制上,华西村党委34个正副书记都担任着企业集团或下属分公司、大华西各村的主要负责人。村党委每天都要开书记碰头会,对村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通气、及时协商、及时解决,这种体制既体现了民主的本意,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农村集体经济从“样本”走向转型

进入新世纪前后,准备接棒华西村的年轻一辈,有了自己的新想法。1999年,吴协恩提出应当以上市的方式倒逼企业完善产业制度和管理制度。在21人的举手表决会议上,20人同意,一人反对。反对者就是老书记吴仁宝。他不明白,有了足够资本的华西村为什么要上市?但他最终听从了大家的意见。不多久,华西集团A股在深圳上市。

2003年,吴仁宝老书记隐退,吴协恩继任“一把手”,此时,华西已是一个下辖8大公司、年销售收入达105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集团。上任后,吴协恩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连续关停周边村的9个工厂。没关的华西钢厂也被要求降低库存,少进多出。不少人都管他叫“关厂书记”。直到2012年,吴协恩的举动才被人真正理解。这一年,多年累积的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价暴跌,资金链断裂的钢厂比比皆是。比起同行普遍亏损几亿的情况,2015年,华西钢厂仅亏损几千万。而随着政府要求“去产能”、关停“僵尸企业”,钢材市场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好转。2017年,华西钢铁公司年产量300多万吨,全年毛利约18亿元。

“削钢”的同时,吴协恩萌生了进军金融业的念头。但当时老书记并不赞同,吴协恩和班子成员瞒着老书记成立了投资担保公司—无锡同诚投资。多年来,华西村先后拿到了典当、财务公司、小额贷款等行业牌照,并成立了相关金融实体。此外,华西集团还参股了银行、证券、期货、上市公司等各类企业。2017年,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还成立了并购基金。数据显示,2016年华西集团金融营收16.26亿元,净利润6.07亿元,是华西集团净利润的主要贡献板块。除此之外,华西村还将产业触角伸向了互联网、电竞领域。

转型发展也为华西引来了负债率过高的质疑,但在吴协恩看来,华西百分之五十几的负债率并不高,而这正是为了提高华西的资源配置效率,现在的华西瞄准的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全球的产业布局使得华西形成了“转型空间开拓在外部,转型成果体现在本部的新格局”。

谈及华西的未来,吴协恩希望将华西打造成“百年企业、百年村庄”,为实现这个目标,华西要“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而这个转型发展之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华西村缔造者吴仁宝:60年代搞工厂,开一个会赚一个亿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华士镇西部,被誉为“天下第一村”。这个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无锡小村,1961年才建村,当时全村劳动力人口不过292人,欠债1.5万元,吴仁宝任第一任村支书。此后50多年的时间,他一直华西村的掌舵人。

在他的带领下,华西村创造了诸多奇迹。1978年,华西村民人均年收入220元,交税28.18万。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增长了410倍,达到9.05万元,交税13.56亿,增长4811倍。如今,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小村,已经是一个拥有高速公路、航道、直升机坪、隧道的“天下第一村”。

作为华西村的缔造者,吴仁宝一路走来摸着石头过河,留下了诸多令人叹服的江湖往事。2005年,他还作为封面人物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回顾这些往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吴仁宝是如何借助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吴仁宝不为固有观念绑架 拒绝“傻干”蹚出独特道路

1961年,33岁的吴仁宝上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此后的几十年里,他不盲从时代风潮,屡屡在关键时刻做出创新举动,带领华西村走上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吴仁宝上任初期也曾投身时代风潮,上世纪60年代正是“大跃进”时期,全国农业学大寨。吴仁宝带领全村人民大干苦干,削高地、填低洼,拉直弯曲河道、将起伏的田地铺平。足足用了7年时间,华西村原来1300多块零星田地,被改造成了400多块良田,也建成了吨粮田。

从1968年开始,《新华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都开始关注华西村,称赞它是“农业学大寨”样板村。此时的吴仁宝却算了一笔经济账,在那个以粮为纲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拼命大干社会主义的时代。

华西村劳动力人口不足300人,辛辛苦苦却还只能维持一个温饱的水平。吴仁宝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出了自己当时的迷惘:“对党的话我时时听,事事听,结局却是如此?这难道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穷则思变,为了能够改善生活水平,吴仁宝开始思考起华西村未来的致富道路。将目光投在了五金行业。1969年,他带领20名村民悄悄在村里建起了五金厂,从1969年至1978年,这个五金厂实现产值296.35万元,完成了华西村最开始的资本积累。

1978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开始席卷中国大地,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吴仁宝却没有盲从时代潮流,反而认为华西村不应该搞分田到户,走集体经济更合适。

在吴仁宝眼里,华西村如果分田到户人均只有4分地,没有实际意义。但是村里有小五金厂这样的工业基础,已实现了年缴税28.18万元,与其分田到户,不如发展村办企业。

做出这样的判断后,吴仁宝将村里的良田承包给了30名种田能手,其余村民则投身到了村办企业的发展中。此前华西村还是偷偷摸摸做企业,如今有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扶植,这个江南小村迅速扩张。

1985年,当个体户经济刚刚在转型中的中国大地上萌芽之时,华西村已经开始施行股份制集体经济。吴仁宝动员村民投资村集体,个人以钱入股,集体控股。在那个村民年收入不过几百元的时代,华西村委会一共筹到了几百万,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几十年的时间,华西村建起了印染、塑料、纺织、钢铁、等多家工厂,财富也在不断增长。如今,华西村已经是一个总资产超过500亿元的企业集团。华西村的村民们,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欧式别墅,村中大道上,豪车不时开过。

吴仁宝有想法更有魄力 敢想敢干豁得出去

改革开放之前,吴仁宝带领华西村起步阶段,不仅需要具备超前的思维意识,更要具备敢于实践的魄力。

早在1964年,吴仁宝就在华西村施行创新式盖房。村里统一拿出土地建房,然后以旧房折价的方式,将新房分给村民。此后特殊时期,吴仁宝因此被挂黑板批斗。

此后,他又因为全村统一计算实际收入和人均劳动点,被省革命委员会起诉。所幸此事经过一番调查后,并没有再继续追究。

1969年,他率领村民创办五金工厂更是一件“掉脑袋”的事情。因为搞农业、搞粮食是社会主义,搞工厂是资本主义。

上世纪60年代,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割“资本主义尾巴”。为了能够说服村民和他一起干,吴仁宝从无锡请来了老师傅,反复给村民做思想工作,最终才把厂子建起来。为了能够顺利生产,厂房被建在村庄最边远的角落里。

吴仁宝还与领导打起了“游击战”。领导来检查,五金厂就停工,工人和村民们一起去地里干活。领导走后,工人再回来加班加点搞生产。1984年,吴仁宝又开始推动村民入股村办企业,一次性把村民年终分配的钱全部拿来建厂,这在当时又引起了巨大争议。

为此吴仁宝签字画押,立下了“一个亿”的军令状:如果3年后,全村年收入达不到一亿元,他的家产全部归公。与他一起豁出去的还有全村干部,80多位承包者逐一立下军令状。

1988年,华西村年收入在突破一亿元,成为江苏第一村。1991年底,年产值5亿元。1993年,华西村引进大型中外合资项目组建华西集团公司。

胆大心细摸清时代脉搏 吴仁宝商业嗅觉敏锐

吴仁宝带领华西村腾飞的历史进程中,其惊人的商业嗅觉起到了关键作用,几乎每一次出手都摸清了时代的脉搏,找准了商机所在。

吴仁宝当年选择从五金行业入手,并非拍着脑袋做出的决定。他考察了各地市场。他发现像高硬度螺母、螺旋丝锥这样的小东西,国营工厂几乎瞧不上眼,但是市场上又有大量的需求,因此才冒险创办了五金厂。

事实证明,吴仁宝的商业眼光非常精准,此后几十年,他敏锐的商业嗅觉一再得到验证。

1978年“包产到户”政策施行后几年,吴仁宝决定要创办一家农药喷雾器的制造厂。当时很多人都还不明白,认为当时农具和农机行业都不景气,农药喷雾器的市场也不会好。

对此,吴仁宝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包产到户初期农民手里没钱,只能靠暂借农具进行生产,农具行业当然不景气。但是只要过几年,农民富起来自然会购买农具,再加上原有农机具的损耗,不只是农药喷雾器,整个行业都会迎来井喷式发展。

果然,华西药械厂1983年创立,第二年的收入就达到了200多万元。此后,华西村进入了“造厂时代”,吴仁宝不断抓住市场需求创办新的工厂。1991年底,华西村创办织布厂、钢板厂、纺织厂等20多家企业,涉及诸多领域,年产值可以达到5亿元。

关于吴仁宝的商业传奇流传最广的一个事迹就是“开一个会赚一个亿”。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被连续报道后,吴仁宝预感中国市场经济将会迎来巨大发展。3月1日深夜,他突然通知全体村干部开会,在会上向全体干部反复强调了四个字:借钱吃足。

原来,吴仁宝分析市场经济一旦放开,原材料价格肯定会快速上涨,对于这个历史机遇他一秒钟也不想耽搁,深思熟虑后立即召集村干部开会。所谓“借钱吃足”,就是让大家动用一切手段借钱,然后大批买进钢、铝等生产原材料。

那一次,华西村筹集资金2400多万,将仓库里填满了上万吨钢坯、上千吨铝锭。很快,全国的建设浪潮席卷而来,原材料大涨数倍,华西村赚了上亿元。由此,吴仁宝“开一个会赚一个亿”的传奇故事也流传开来。

1999年华西村更是开创了一个先河,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农村第一股”。2001年中国加入WTO,对于这个历史事件吴仁宝再次敏锐地遇见:中国经济过热,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为此,他要求企业撤掉了一大批相关项目,不再扩张基建产业。数月后,国家果然启动宏观调控,华西村不仅没有蒙受损失,反而逆势上扬。2003年全村总产值突破百亿,2007年达到450亿。

进入21世纪,华西村开始转型多个行业,2003年进入仓储物流领域、2005年投资金融、2008年进入远洋海工……

吴仁宝家族掌控华西村产业 未来走势扑朔迷离

华西村不断成长的同时,吴仁宝也将其打造成了一个“独立王国”,这个国王自有一套运行规则,而它的最高统治者就是吴仁宝和他的家族。

华西村一直践行集体所有制,村里虽然人人住别墅,家家有豪车,但是这些资产其实都是集体所有,村民通过“申请”获得。简单来讲,村民只有这些财产的使用权,没有产权。不能变现,也不能带走的。

华西村村民实际能够支配的收入,仅占村民总收入的28.75%。其村规还硬性规定:村民一旦离开华西,或者不在村办企业工作,财产就全部收归集体。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庞大商业帝国的财产掌握在村领导层手中。

《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报道称,华西村党委成员中,以吴家为核心的圈子达到36人,占比高达72%。吴仁宝始终是实际最高掌权者自不必说,其子孙也几乎都担任了重要的领导岗位。

他的四个儿子分别是现任村党委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掌管华西村的房地产、冶金等产业。孙女为上级单位江阴市副市长。而且华西集团八大公司负责人中,有七位都是吴仁宝的近亲属。复旦大学教授周怡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吴仁宝四个儿子可以支配的可用资金,占全村总量的90.7%。

2013年吴仁宝去世,华西村迎来了“后吴仁宝时代”的各种挑战。在如今私有财产和崇尚个性自由的时代,失去了精神领袖一样的人物,其“家族式社会主义”的管理模式能否长盛不衰,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

断桥铝门窗

高端铝合金门窗

断桥铝门窗

上一篇: 华融融达期货研究所:铝价百年走势回顾
下一篇: 华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