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echAuto和ZettaScaleTechnology协作推进灵活可靠的软件定义汽车的开发进程
103
2025-01-09
华昌铝材首创的行业第一个自动立体仓库。
受访企业供图
每天,在长沙,一列列磁悬浮列车穿城而过,其中一位“乘客”,便是来自佛山的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昌”)。通过自主研发出业内尖端的工业铝材使用在“导电轨”上,华昌成为长沙磁悬浮列车导电轨用型材的唯一供应商。
这正是华昌以创新打开新市场的缩影。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走出去”的铝型材企业,华昌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3000万元,凭着创新与早年的先入优势,华昌已成为国内铝型材出口前三名企业,目前每年出口量达3万吨,出口额达7000多万美元,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各种创新投入中,近年来华昌不断提高车间自动化水平,特别是首创行业第一个“立”起来的仓库等智造项目后,目前华昌的产量比十年前翻了两番,但员工和用地仅增加了一倍,以智能制造实现“降成本”做法,因此成为了全国标杆性样本。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叶洁纯
见习记者 王雅铄
创新带动出口
每年研发投入达3000万元
彼时,华昌最早的出口部门仅3人,而华昌副总经理武卫社正是其中之一。那时候,华昌一年的出口量还不到2000吨。
“华昌算是国内最早一批做铝型材出口的企业。”武卫社表示,早在2000年,在机缘下,华昌在澳大利亚成立了分公司,正式拉开出口的帷幕。但在发展初期,华昌的铝材出口占到自身的销售比例不足5%。
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给予华昌一个巨大的触动。“当时华昌超过90%的销售都来自于国内房地产市场。”武卫社表示,尽管公司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华昌从身边受影响的企业上总结出:“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于是,同年,华昌内部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作出了在日后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三大战略。
一个正是在市场上,要坚持国内和国外“两条腿”走路。要把出口的销售占比提高到接近30%的比例,同时还要加大工业铝材占比,以及布局系统门窗领域。其中,在发展出口市场上,华昌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三条腿”走路,推出自有品牌、与客户共有的联合品牌以及代工三种模式。
“做出口,为了避免远距离的售后问题,必须牢牢把控好产品质量。”武卫社表示,要保证产品稳定的质量,一个重要的支撑正是从源头端加大研发投入。
早在2006年,华昌就成立了技术中心,此后,在2014年,公司又成立了华昌创新中心,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据悉,目前华昌每年大约投入3000万元用于技术研发。
在这样的研发力度下,华昌现阶段已拥有300多个专利,其中有5个发明专利、30多个实用新型和200多个外观专利。
与此同时,早年中国的成本优势凸显,再加上华昌对于创新的注重,公司的出口量迅速增长至目前每年3万吨,位列全国铝型材企业出口额前三名。
智造对冲成本
行业首创把仓库“立”起来
但近年,国内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给予国内铝型材新的挑战。
“原材料上涨得非常快。”武卫社表示,为了把成本控制在一个可预期的范围,华昌除了与供应商签订年度协议,还改变了原材料的采购模式,不再是完全自主加工铝锭,部分铝棒直接采用成品外购的方式。
实际上,在攻坚“降成本”上,华昌真正的“利器”是以自动化改造来对冲不断上涨的成本。
在华昌的生产车间内,一捆捆成品铝材被机械手臂“送”上传输带,沿着轨道匀速进入12米高的货架中的一层,随即,“上架成功”的信息实时显示在入口处的LED屏幕上。仓库现场除了自动控制室里的工作人员外,鲜见有工人作业。
这正是华昌首创的行业第一个自动立体仓库。
“其实早期行业也有提出立体仓库,但并不是真正的自动仓库。”武卫社表示,铝型材行业因产品型号多、产品体积大、长短不一等问题,使得建立标准化仓库成为难点。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华昌累计投入了8000万元进行研发。经过一年的研发,在次年投入使用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最大库存量达到了5000多吨,出入库效率提高了33%,节省人工50%,用地面积仅有同样容量的人工仓库的五分之一,同时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在自动化立体成品仓库取得成功后,华昌又投入1500多万元建造了行业首个自动化立体模具库。
在这个占地面积仅为528平方米的模具库里,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可快速存取10多万套模具,同时还可对每套模具实行24小时远程监控,进一步提高了仓库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现在车间内可以进行自动化改造的,我们都在改。”武卫社表示,诸如把挤压机改为设备牵引、自动上料等,车间已大规模掀起自动化改造。
而这些自动化改造,也为华昌带来了切实的好处。数据显示,目前华昌位于狮山长虹岭的工厂,占地面积比华昌十年前的工厂仅增加一倍,但产值却比十年前翻了两番。
布局轨道交通
成长沙磁悬浮列车唯一供应商
对内,华昌以智能制造提升生产效率,对外,华昌不断拓宽企业的业务领域。
工业铝材便是其中一个方向。去年,长沙开始试运行磁悬浮列车。而这些磁悬浮列车使用的便是华昌研发出来的特殊型材制造的“导电轨”,一种运用在磁悬浮列车轨道的新型工业型材。
“与建筑铝材相比,工业铝材对于性能的要求很高。”武卫社表示,应用到磁悬浮列车中的导电轨里,既要保证铝锭能有较高的纯度,因为纯度越高,导电率越高,但是保证一定纯度的时候,还必须保证铝材的硬度,而添加相关的成分能提高硬度,但又会影响纯度。
“所以,如何控制好纯度与硬度的平衡,是技术的关键。”武卫社表示,经过对配方的长时间研发,目前华昌研发出的用于导电轨上的工业铝型材,不仅能做到10个硬度,同时还能保持58%的合金导电率,这已经是行业的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近年,中国正大力兴建高铁。根据最新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显示,到2020年,国内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而到2030年,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约4.5万公里。
“有了长沙这个标杆工程,未来也将有利于华昌更快速地打开轨道交通的工业铝型材市场。”武卫社表示,在布局大市场上,系统门窗则是华昌计划大力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据了解,系统门窗在中国发展了十多年,但目前行业内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重“组件”轻“研发”,即仅为材料组装而非系统解决方案。
为了攻克这一领域,2014年华昌专门设立了一家名为华赛特的子公司。去年该公司销售额已突破1亿元。
“尽管目前无论是高端工业铝材,还是系统门窗对公司实际销售的占比都还不高,但这是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武卫社说道。
■记者手记
以技术创新提高
全要素生产率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代表人物索洛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全要素生产率”。在他看来,技术进步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机器设备的技术水平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高,对应就能获取更多的产出。
而华昌则是以技术进步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典型样本。过去,中国凭着低廉的要素成本优势,崛起为“世界工厂”。而像华昌在日后崛起为全国铝型材出口前三名的企业,其中一个优势自然离不开中国早年在成本上的竞争力。
然而,“世界工厂”也面临着日益上涨的成本,华昌毅然选择了以加大自动化改造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生产制造效率。正是通过引入更先进的设备技术,优化企业的生产和资源配置,达到更少的投入,更高的产出。
这样的企业必然能在市场经济的竞技天平上,获得更高的砝码。这实际也诠释了,那些在不同领域的佼佼者,比如华昌,他们都是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热衷者。因为唯有注重创新,方可成就企业永立不败之地。
■企业金句
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尽管华昌不受影响,但也会积极去总结,如何避免在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提前想办法把风险降到最低。
——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