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雪地胎、不装防滑链,1.5T两驱SUV素车穿越落基山脉-温哥华购买现代SUV多少钱
104
2024-11-1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梦雪 冉学东 北京报道
“您好,响应号召,现为小部分用户开展最新兑付通道,详情速进官方群。”近期,有机构以“招招理财”名义向客户发送短信称。
近日,招银理财发布风险提示,称有不法分子存在冒用公司名义,以“招招理财”等名称发布诈骗信息的行为,“我公司无‘招招理财’品牌产品,该不法行为与招银理财无任何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所涉及的“招招理财”并非凭空杜撰而来,而是一家投资理财APP,但已于2019年8月5日起停止运营。今年2月18日,招招理财的运营商“深圳市银通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也在官网发布风险提示,称有不法分子冒用原运营平台招招理财名义发送诈骗信息,提示投资者注意风险。
理财市场不断壮大,投资理财相关诈骗也随之增多了。《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一些诈骗电话为自己穿上客服“马甲”,在社交平台、各网址放置虚假客服电话,引导投资者上钩。
招银理财、招招理财都“打假”
“我公司无‘招招理财’品牌产品,也从未在任何渠道发布‘招招理财’有关的任何信息。”4月10日晚间,招银理财在官方微信号发布一则风险提示,撇清了与“招招理财”的关系。
招银理财是招商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招招理财是深圳市招银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后改名为“深圳市银通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下称“深圳银通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推出的一款理财软件,2016年8月正式上线,2019年8月5日停止运营。
天眼查数据显示,深圳银通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股东为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招银科技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分别持股51%、49%。
深圳银通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官网介绍,该公司2015年经深圳金融办批准设立,主营业务包括不良资产交易业务、拍卖业务、不良资产跨境业务。招商局集团、招商银行、招银国际、招联金融等均被列为该公司合作机构。
招银理财在风险提示中表示,不法分子冒用招银理财名义发送诈骗短信、图片、邮件等诈骗信息,诈骗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招招理财”名义发送兑付通知、清退通知,要求投资者办理清退需添加官方QQ号等,该不法行为与招银理财无任何关系。
这不是招银理财第一次“打假”。2022年3月,招商银行也曾在官微发布文章提示称,不少不法分子打着“招招理财”的旗号,向客户发送诈骗短信或拨打诈骗电话,提示投资者切勿轻信。
“招招理财”与“招银理财”一字之差,且招招理财在百度百科的介绍中称自己为“由招商局和招商银行旗下公司联手打造的云端投资理财APP”,难免让投资者混淆其间关系。
招招理财成立之初定位为“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线之初提供活期理财、定期理财和新手理财三种产品,投资利率最高为8%,销售产品为来自招商银行的招盈信系列产品。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2018年—2019年前后,许多投资者开始在网络上发布招招理财APP无法登陆的信息,部分理财产品也出现了兑付问题,2019年8月5日,招招理财正式停止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2月18日,深圳银通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也在官网发布了一则风险提示。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我司原运营平台‘招招理财’名义发送虚假诈骗短信或诈骗邮件,该不法行为与我司无任何关系。”深圳银通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在公告中表示。
招招理财诈骗提示
“我们公司近期没有发布过任何兑付相关的信息。当时理财产品的利息和本金都已经兑付完成了,平台才关闭的,近期可能有不法分子冒用招招理财的名字进行诈骗,如果您是投资者,可以提供相关信息给我们,我们可以配合您查询当时充值提现的情况,对应您的银行流水。”4月12日,深圳银通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频现冒用身份诈骗
“今天下午接到一个广东佛山的电话,自称招招理财客服,说现在平台没了,在清退余额,记下了我的QQ号,让我加相关QQ群。”近期,一名投资者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接到招招理财诈骗电话的经历。
这名投资者表示,考虑到自己曾经确实使用过招招理财,就加了该QQ群。进群后,该自称客服的人要求他下载一款名为“合盛”的APP,并在该APP“注入回款基数作为回款启动资金”,其中,回款基数是由用户先行垫付注入到该APP账户内,回款完成后自行提现至个人绑定的银行卡完成清退。
“群里还有人自称已经收到回款,客服也在群内发了他兑付完成、回款成功的银行卡截图,但当有其他客户问到他回款细节,这个人就退群走了。”他称。
自称理财平台官方客服,为自己套上“马甲”的诈骗案例并不少。
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破净潮下,受制于理财产品封闭期限制,许多投资者迫切想要通过联系官方客服等方式赎回自己的理财产品。
去年11月下旬,《华夏时报》记者在搜索平台搜索各理财公司客服电话,发现了许多冒充官方身份的“钓鱼帖”。
2022年11月,记者在网站搜索的“钓鱼帖”
“产品是肯定可以帮你赎回的,你需要打开你手机银行APP,按照我的提示操作。”记者以投资者身份拨打这些所谓的“官方客服”电话,描述理财产品赎回需求后,相关人员操着一口非常不标准的普通话向记者保证“可以赎回”,后续,未向记者验证身份,即要求记者在相关APP操作。
如今,在搜索平台搜索一些金融机构客服电话,仍有部分“钓鱼帖”在浑水摸鱼。记者拨打其中部分电话,发现许多上线时间较长的电话已经是空号,或者号码被取消。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也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例冒用客服身份进行诈骗的案例。通过自学黑客技术,犯罪嫌疑人入侵并控制136家单位话务系统,冒充官方客服要求客户向“银联虚拟测试账户转账,导致600多名被害人被骗6000余万元。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提醒,投资者进行网上消费、娱乐活动,应通过官方、正规的平台,安装国家反诈APP,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轻信陌生电话,发现诈骗及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