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bo1967大众甲壳虫具有300马力
49
2025-01-09
公私募:每个投资者都要做“经济学家”
公私募:每个投资者都要做“经济学家” 更新时间:2011-4-26 11:24:59 2010年初,不止一个基金经理预言称:“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将显著缩小,A股公司的个股基本面将成为其股价的决定性因素。” 十六个月过去了,这样美好的局面依旧没能实现。A股市场依然“生活”在一轮又一轮的政策调控中,沉浮于日益难以预测的行业和主题的结构性热点的切换中。而大量的基金经理和投资者则身不由己地陷入“预测,失败或成功;再次预测,再次失败或成功”的分析陷阱中。这样的市场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短周期时代 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日前举行的“国投瑞银基金专户创新投资论坛上”发表了一个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出现一个“周期短期化、波动高频化”的特征,按照他的分析,在过去两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经两起两落,未来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平稳回落过程。 而这个短期化波动的特征可能是导致目前股票市场涨跌无常、热点切换无序的推动力之一。 好消息是,巴曙松认为未来的两年中,“经济总体上将转向趋势型增长,回归常态”,也就是说伴随着中国经济自身起伏的收窄,以及我国“积极稳健、灵活审慎”的2011年政策基调的不断落实,中国经济可能回归一个温和、趋势性较强的增长速度。 不过,他也承认,目前关于经济前景的争论在学界已经白热化。比如,一个通胀前景,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就截然相反,而业内对于年内的货币政策走向也因此完全相反。 巴曙松认为,目前的政策退出步伐蕴含了政策调整的余地,他对通胀总体呈现平稳回落态势抱有信心,相信一季度9.7%的GDP同比增速呈现温和回落,二季度有可能继续保持回落态势,环比应是阶段性低点。 扰人的通胀 还有更多看法,尤其在2011年初是那么明显。比如当时,几乎绝大部分的卖方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的通胀水平将在2011年1季度末或2季度内回落,这个预测在3月份的数据曝光以后,发现预测得有点离谱了。 现在大部分宏观研究员把通胀的高点推迟到3季度,这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但是,未必是准确的。就好像,当大部分人在看不清市场热点的时候,喜欢用“结构性行情”来做预测一样。同样聪明,但是不好用。 根据基金一季报的统计,全年行业业绩排名前五位的基金公司,有四家在今年1季度内排名殿后。其中的原因,相当部分在于错判了市场风格。从大的角度看,大家的预测都没有错——“结构性行情”,但是落脚点错了,市场的热门不再是去年的小盘股而是大盘股了。 有些人把预测错误归结为对宏观经济包括通胀问题的错判,这个理由错不错就没人知道了。 市场是上还是下? 关于未来市场是上还是下,这个话题几乎肯定会引起争议,包括最大牌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经理。 公募的意见在1季报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一哥”王亚伟在季报中认为,金融地产有大概率走高行情,前提是房地产的政策调控没有问题。当然,还有很多牛基金经理认为其中有很大问题,“大举建仓时机未到” 而私募呢,看法也有不小的差异。在上周末举行的“第五届好买基金经理峰会”上,几家规模最大的私募都有观点披露,结果还是有很大差异。 鸿道投资的孙建冬认为,未来几年国内依然是长期去杠杆化的过程,两三年内A股市场完全可能没有大的整体机会。 淡水泉投资的赵军则认为,一切看通胀的表现而定。“我们认为目前股市能够吸收4%到5%左右的通货膨胀率,如果出现了CPI达到6%或者回落3%的情况下,股市会做出不一样的反应。” 又回到宏观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