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不到500块二手车过户这么操作又快又省
57
2025-01-17
公募新困境:多重竞争挤压中小公司生存难
公募新困境:多重竞争挤压中小公司生存难 更新时间:2011-5-10 11:09:05 截至一季度末,61家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与去年末相比,缩水961.27亿元;旗下共824只基金,合计亏损358.53亿元,遭净赎回1094.38亿份。而同期沪深300指数则呈震荡并略有上涨。
到2011年,中国内地开放式基金发展整十年。在这里程碑式年份开局不久,公募基金业首个季报出炉,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行业规模持续缩水,行业现状不尽如人意。
一面是资产缩水、亏损并净赎回增加,一面是新基金发行数量屡超同期、规模相互挤压,基金公司在盲目追求规模的竞赛后面临新的发展困境。
总体看,银基合作困局、人才流失、资产管理多平台竞争挤压、中小基金公司生存难等诸多问题,已严重制约公募基金的竞争优势。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工作小组首任组长王连洲在接受《财经》专访时说:“基金在人们心目中曾经拥有的良好形象正被淡忘,基金理财相对其他竞争对手应该具有的优势逐步在消失,基金业遭遇瓶颈,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寻求基金持续健康发展的出路,恢复公募基金在公众投资者心目中应有的地位。”
在一季度A股市场整体上涨的背景下,基金行业却跑输大盘,令投资者大失所望。
统计显示,61家基金公司旗下的824只基金一季度合计亏损358.53亿元,平均亏损5.88亿元,仅15家公司赢利。其中鹏华基金公司实现利润5.46亿元,为赢利之首,嘉实基金公司则亏损39.74亿元,亏损最多。
从业绩看,一季度沪深300指数上涨3.04%,仅有17只偏股型基金跑赢指数,赢利最多的前五名基金中有三只是被动管理的指数型基金:易方达上证50、华夏上证50ETF、嘉实沪深300。
一位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高管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有超过50%的基金投资者处于被套状态,其中大多数在2007年左右入市,平均成本在3700点左右,面对在3000点左右长期徘徊的大盘,不少人选择割肉出逃。
一季报显示,偏股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偏债型基金以及货币市场基金分别有437.38亿份、188.73亿份、129.53亿份和267.76亿份的净赎回。
因受困于“双汇门”,不少基金遭遇净赎回,兴业全球基金公司旗下的两只基金——兴全趋势投资基金以28.63亿的份额,高居净赎回量榜首;基金兴全全球视野,自去年末逾17亿份锐减到9亿份,净赎回比例高达47.75%。
为摆脱不断被赎回的窘境,基金公司频发新基金。仅2011年4月即有19只基金发行,与2006年以来发行纪录相比,单月发行数量仅次于2010年11月份的31只。
2011年一季度共有50只新基金成立,新基金平均首募发行份额为18.25亿份,份额大大降低,仅略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17.85亿份。而2007年新基金平均发行份额则高达74.50亿份。
今年初,证监会基金审核通道由原来的5个增至6个,新基金审核进一步放松,基金的发行速度进入快车道。
中金公司报告预计:2011年新基金发行数目或达到160只以上。刷新2010年全年新发基金154只、 2009年118只的纪录,成为基金业自成立13年来发行数量最多的一年。
然而,层出不穷的新基金、新产品,并不能挽救一路下滑的资产规模。
公募基金行业资产净值曾在2007年顶峰时期达到3.32万亿元,到2010年底缩水为2.57万亿元,今年一季度更减至2.44万亿元,与峰值比缩水27%。
2001年秋,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此举被誉为公募基金业重大转折。至今,开放式基金已成立十年,并大大改变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十年间,这个年轻的资产管理行业,疾速发展,带来了许多目不暇接的新现象,并对国民理财有深远影响。然而目前诸多掣肘困扰其身,发展乏力。
据资讯,今年一季度,50只新基金成立,发行份额为912.45亿份,成立数量仅次于去年四季度“年底冲刺”的56只。随着新基金产品密集发行,银行渠道出现堵塞,小基金公司新发基金上柜尤为艰难。
伴随渠道拥堵,银行的销售渠道维护费也不断攀升。一位基金公司负责银行渠道的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业内中小基金公司尾随佣金的比例在六成以上,即便华夏基金这样的大公司比例也在35%以上。基金公司花费颇多,只为求得一个“上大行”的资格。
以一只股票型基金的常规收费为例,1.5%申购费、1.5%管理费、0.5%赎回费,共计3.5%的费率由客户承担,但其大部分收入被银行拿走。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在以上三项对客户的收费里除极少数大规模公司能拿走管理费50%以外,其他大多数基金公司只能拿走总计费用的0.75%”。
假设一只IPO和存续规模为10亿元的基金,其在一年之间给金融机构带来的3.5%收入共计3500万元;其中银行拿2750万元,基金公司只能拿750万元。基金公司还需要承担基金发行、广告、投研运营等多项成本。同时暗含渠道经理培训等隐形费用支出。因此行业新发基金成本高,毛利率却急剧下滑。
从基金与银行收入分成上可看出:基金只能在银行指定的舞台上进行规范动作的表演,利益谈判的空间狭窄。从整个金融业次生态环境看,如果这个业务链条假设为一个公司,那么控股股东已经发生了变化。基金公司已经成为银行的附属物, “就像渔夫与鱼鹰的关系”,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如是比喻。
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郭超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银行业基本在基金代销占75%以上,曾经最高达到了80%”。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因其网点“多如米铺”,在基金销售及托管上已牢牢树立了独大的局面。以工商银行为例:其代销基金的销量、托管规模均是国内银行之首:2010年销售整体占比是45%左右,最高的时候曾经高达接近50%,基金托管国内占比规模为30%。
“主体还是要走大银行发行战略,只有大银行才能发得动。”大摩华鑫副总经理秦虹对《财经》记者说。
为打破银行对基金销售的垄断,一些基金销售新势力不断出现并加强。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支持发展交易所基金,他对《财经》记者表示:“让更多的基金产品和基金客户通过交易所体系进行申购赎回和交易,从而充分调动证券行业的资源支持并推动基金行业的发展,逐渐成为证券行业和基金行业的共识。”
同时,监管部门也力促基金行业出现多元销售的格局,第三方销售已被允许进行基金销售。“对抗强势银行渠道尚需时日。”秦虹说。而在海外,基金销售则主要采用经纪人制度。
银基矛盾日益凸显时,国内理财市场也已悄然发生变化,投资渠道增加。
“目前包括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券商集合理财、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等机构共管理约15万亿元的金融资产,其中公募基金的资产规模只有2万多亿元,在理财市场中占比相对较低,这出乎原来预料。”王连洲表示。
公募基金已不再像几年前那样一枝独秀,居民投资工具已逐步迈入多元化时代。保险、私募、银行理财、券商集合理财等逐渐对开放式基金形成了替代,分流了其资产规模。
根据阳光私募金牛奖评选工作小组发布的报告统计,2010年是阳光私募基金产业爆发式发展的一年。其成立信托类产品接近600只,是同期公募的两倍。截至2010年12月31日,发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证券公司达到56家,其中2010年新增的就有24家。
2010年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9926种,发行规模约为7万亿元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势是安全并稳健。在银根紧缩、股市行情动荡的2011年,约为5%的年利率抢走不少投资者。而投资性保险、PE股权基金的发展速度迅速,已经成为高端客户更倾向的选择。
这些同台竞技的理财产品,因分属不同监管规则,面临先天不平等竞争。
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不同部委争夺资产管理监管权,某种程度上是扶持自己的监管对象。在产品审批、投资行为监管、信息披露、销售合规、产品广告等多方面实施不同尺度的监管政策。”
以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为例,其与公募基金运作模式类似:一样都是专家理财,投资人的资产均设立专门账户,由资产管理人管理、由独立的托管银行进行托管。并具有天然渠道优势。管理费的提取方式,如以市场指数为基准,投资收益超出一定比例再收取管理费,或按投资业绩计提管理费等,形式比较灵活。信息披露上只需每三个月向客户提供一次准确、完整的资产管理报告即可。
阳光私募的操作模式与基金一对多业务也大致相同。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赢利模式一般是收取总资金2%左右的管理费和投资赢利部分的20%作为佣金收入,并不受资产规模的限制。
前述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公募基金需要公告投资组合,信托产品就不需要;销售上公募基金已经形成了完善严格的规定,管理费用固定,无法提取更高的业绩提成,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就可以;私募销售可以跟投,但公募基金不可以。公募基金更是要每日公布净值,每季度、每半年、每年要详尽披露投资信息。”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勇宏在基金业年会上表示:“制定所有理财产品统一的监管标准,营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环境,对公募基金发展至关重要。对相似的理财产品,有必要实施不同行业监管措施的协调,统一监管标准。这有利于遏制不公平竞争。”
基金业作为轻资产行业,人才是基金管理行业的基石。而近年来公募基金业人才流失已成常态。据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基金经理合计变动220次。基金公司高管变动76次。基金业人才流失已成近年来常态。
据统计,61家公募基金公司共计614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为2.73年,其中10年以上从业经历的仅5人。平均从业年龄在5年以上的仅1家基金公司,更有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不足1年,仅为0.89年。
“一个成熟投资人员从行业研究员到独立管理账户,理论上需要经过多次的牛熊转换的市场周期,现今由于人才流失严重,大量资产掌握在投资年限很短的人手里。” 一位基金公司高层表示。
而高管变动原因,大多与股东之间的矛盾相关。“基金公司管理层面对股东利润、规模等多重压力,在任期内疲于奔命,为追求规模和排名上升,过多以销售为导向,容易导致投资业绩短期化。” 上述基金公司高层表示。
王连洲表示:“非市场化的治理机制,股东占有绝对权利,一切经营围绕股东的利益,明显存在着收益与风险不平衡问题,基金转型发展不仅应该,而且绝对必要。”
基金公司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并不等同于普通公司。“传统行业公司,它的产品是制造业有形产品或服务业消费型产品,管理层是绝对服务于股东的,这是所谓的股东利益最大化。但在资产管理行业,投资者资产增值,如何使其利益最大化,有可能是管理层要优先于股东考虑的。”上述基金公司高层对《财经》记者表示。
他认为:“这是一个选择,如果股东追求短期利益,一定是损害投资者的长期利益。只有股东追求长期利益,才可能为投资者提供可持续的资产增值服务。二者的利益只有在长期上才能达成一致,短期上一定是对立的,所以管理层要做的是一个期限的均衡。”
在新基金法修订过程中,修订小组开始初步探讨基金公司股权激励办法。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公开呼吁:基金经理应与基民风险收益共担。“改革现行基金制度,特别要解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跟基金经理的利益要一致的问题,风险要共担,收益也应共担。”
基金公司管理层获得股权,一直是公募基金业争取的目标,但碍于政策限制,短时间还难以做到。据《财经》记者了解,某大型基金公司曾多次谋求管理层持股,以期能够长期稳定核心团队,但由于监管部门限制,屡试未果。
而一些公司则“曲线救国”,运用“类股权激励法”稳定团队。如诺安基金公司每年提取一定比例公司利润做“人才稳定基金”。基金经理只能用此来申购自己所管理的基金,其他人才则可在公司多只基金产品间做投资组合,三年后才能赎回。
诺安基金督察长陈勇在公开场合表示:“人才稳定基金已被写入公司章程。此制度推出三年来,对于留住人才、稳定团队效果明显。”
华宝兴业基金则实行“核心投研人员持基激励计划”。按照基金经理和核心研究员的持基份额,公司以同等份额追投,其投资的收益最终全部归参与“持基激励计划”的投研人员所有。“持基”资金锁定期最低为一年半。
股权激励一直被认为是留住人才的可效方式,在去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副总经理谢卫,就曾提案提议建立基金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但至今股权激励在公募基金业仍无进展。
而有限合伙制也被认为最适合公募基金的激励方式之一,其可实现基金公司与业务骨干长远利益捆绑。基金的发起人、高管、基金经理等都可为合伙人,得到合乎其价值的报酬,从而实现长期、有效的激励。但合伙制目前还受限于法规约束,尚不被允许。
资产规模达百亿元被业内普遍视为基金公司的生存线,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2011年5月3日,有14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下,28家管理规模在200亿元以下,其中金元比联、浦银安盛、天治、诺德等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不足50亿元。
2011年基金一季报显示,排名前十位的基金公司管理规模高达1.16万亿元,占公募基金行业比重达48%,行业资源向大型基金公司集中,小基金公司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
一位小基金公司高层表示:小公司生存难,首先面临硬成本支出压力;其次规模小,更难在银行渠道抢到发行席位,议价能力更低;难以请到优秀的人才,业绩更上不去。“一切皆因规模,都是恶性循环。”
尽管中小基金公司生存不易,但股东依然对投资于基金行业热情不减。
方正证券、安信证券等多家券商系基金公司将拿到准生证,基金公司越开越多,牌照也将面临贬值风险。同质化的同业竞争,大量缺乏竞争力的新基金公司的不断涌现,已经使业内人士感到担忧:基金公司在现有基金法体制下,已经进入靠牌照吃饭的尾声阶段。
目前,除了国内公募基金设立和管理之外,基金管理公司已经开展包括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以及QDII基金等其他理财业务,而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也将于明年开始放开。“基金公司业务开始走向多元化发展。” 国投瑞银总经理助理、市场总监邓航说。
但现有61家基金公司,几乎无一例外,都把公募基金作为公司发展基础。
邓航表示:“实际上从国外同业看,基金公司业务模式、资产管理生存模式应该是多样化的,有的专注于机构,有的专注于年金,这个分化大多是自然形成的,另一方面是基金公司自我选择的。”
但就目前,国内有资格做选择的只是中等以上规模的公司,这或许将形成业务发展的马太效应,即大公司在投资管理经验、过往业绩、客户资源、牌照持有上有明显优势,既可以走大而全的路子,也可以走大而专的路子,而中小公司在申请诸多资格时,受制于公募基金的规模瓶颈,不能拿到公募基金管理以外的其他资质,专业化路线选择更为艰难。
拥有大型、小型基金公司管理经验的大摩华鑫总经理于华表示:“小公司战胜大公司基本上是小概率事件。小公司只有打特色牌,在业绩、创新产品、市场服务上有所突破。但在目前基金业严格的监管条件下,基金公司同质化严重,业务发展空间小,赢得小概率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