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杭州大数据运营服务平台项目进展公告-上海数据港有限公司
88
2024-11-07
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炒股有多疯狂,
有人半年就赚了500万元!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上海证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19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
步入1991年,
中国股票市场尚处于搞试点的阶段,
社会上很多人对股票市场还带着有色眼镜看待,
甚至上海某厂有一位团支书因为炒股被厂方降职,
所以,
在当时大家炒股的时候都有点像做贼似的,
只能偷偷摸摸地操作。
那时候报刊、电视上几乎没有股市方面的信息,
南京一些股民获取股市行情的唯一途径,
就是收听和记录每晚上海经济广播电台播报的“老八股”行情,
可是这个播报也只提供了当天的收盘价和成交量,
也就是说,
基本上没有任何有实际帮助的信息。
1991年,
上海各报刊零售店每逢周二的《新闻报》特别畅销,
这份报纸上会报道上海和全国证券市场的动态信息,
这是当时最早在报刊刊登证券信息的正式刊物,
南京市民陈军也是通过邮局订阅了全年的《新闻报》。
到1991年6月10日和7月1日才先后试刊和正式发行《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
陈军就汇款给交易所订阅了这份专刊,
再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每周用信封寄给他。
所以,
南京市民陈军在收集股市信息和研究股市动向方面,
并不比上海当地的投资者差。
当时的沪深股市还是比较封闭的市场,
上海的万国、申银、海通等老牌券商还没有在外地城市开设证券营业部,
这就给外地城市的股民造成一个极大的困难——
买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必须去上海,
买卖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必须去深圳,
当时在深圳股市尝到甜头的一些南方投资者纷纷携款北上,
进军上海收集和炒作真空电子等股票,
引发了1990年夏天沪市的第一波牛市上涨行情,
上海的“老八股”(飞乐音响、延中实业、真空电子、浙江凤凰等8只股票)纷纷暴涨。
1991年7月前,
交易所还没有推出股票账户,
买卖股票时甚至可以不用在证券营业部开设资金账户,
只要带着现金去委托就行了。
委托价格分为市价和限价两种,
委托有效期又分为当日有效和5日有效,
投资者通常会选择市价委托和5日有效的形式,
因为这样委托方便省事,
还可以提高成交概率,
这种委托交易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外地股民,
他们通常周末来上海,
周一递交买入委托单后就搭车回去。
一周后,
在下个周一再去上海看看有没有成交,
然后再决定后续是否继续委托买入,
当时投资者都是这样炒股的。
上世纪90年代初股民连夜排队抢认购证
当时委托买卖股票的佣金标准是千分之五,
买卖成交后的第4个营业日才能办理清算交割手续,
股票交割单是由营业部工作人员手工计算制单并签字盖章的。
直到1991年7月11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才推出了股票账户,
逐步取代了原先的股票名卡,
而南京市民陈军就成为当年上海股票账户的首批开户股民。
1991年上海股市8只股票中唯一的大盘股是真空电子(就是后来的广电电子),
它的流通盘不到5000,
飞乐音响的流通盘也不超过320万。
1991年开始,
上海证券交易所先后采用了0.5%和1%的涨跌停板制度,
到了7、8月后供求失衡的矛盾迅速暴露,
多数股票天天涨停板,
比如领头大牛股豫园商场,
因为资产评估时没有把地处城隍庙黄金地段的土地地价计算在内,
导致其价值被严重低估,
其股价从年初开始就基本上天天涨停板。
所以,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9月30日开始推行千分之三的流量约束控制,
规定只有当日某流通股的换手率达到千分之三以上的时候,
才允许该股当日股价有1%的涨跌。
可是多数股票持有者不愿意轻易将手里的股票拿出来交易,
造成典型的有行无市,
豫园商场的股票就是这样一路上涨到1992年5月,
每股高达10000元才开始回头的。
1992年初发行股票认购证并进行相应的股市大扩容,
到1992年5月21日所有股票都取消了涨跌停板的限制并实行T+0交易制度,
此后,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有行无市的无量空涨局面才得以改变。
1992年1月,
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
迎来了股市发展的春风。
随着这股春风来的第一个变化是市场扩容,
1992年,
新股认购证采用一次购买、全年使用的发行办法,
每张30元,
规定如不中签不退款,
认购款将捐赠给上海市社会福利机构。
当时媒体大力宣传“购买了股票认购证不一定能中签、
中了签也不一定能获利”,
这就大大降低了人们的购买欲望。
这样的结果就使得新中国首次发行新股认购证还得依靠银行推销,
反而提高了认购中签率,
致使股票认购证的黑市价格一夜之间暴涨,
那时候上海市民议论最多的就是股票认购证的话题。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上海股票认购证”
1992年只要花3000元购入100份认股证,
再花几万元作为认购股票款,
滚动操作一番最终就可以轻松赚到50万元左右!
更何况当时不少上海人买了200份、300份甚至更多,
也就是说,
1992年的股票认购证造就了上海股市的第一批大户,
以致当时上海市民流行“嫁人就要嫁股民”的说法。
1992年4月,
上海证券交易所调整限价政策,
全部取消上市股票千分之三的流量控制;
5月5日,
所有股票都实行5%的涨跌幅限制,
股价已放开的除外;
5月21日开始,
所有股票都取消了涨跌幅限制并实行T+0交易,
这一系列动作终于使上海股市告别了有行无市的困境。
随着股价完全放开和随之而来的股价暴涨,
委托业务量大幅暴涨,
上海股市又陷入了“卖出难”的境地,
比如持股者眼巴巴看着豫园商场、申华电工最高价涨至10000元,
却因为委托跑道太拥挤而无法抛出兑现。
为此,
6月份上海各家证券营业部在上海市文化广场专门设立了股市“大集市”,
专门提供给中小股民委托卖出股票之用。
在这段时期,
有的人懵懵懂懂地在股票上大发横财。
比如一个叫蒋益群的无意从报刊上得知兰溪凤凰股票涨价的消息,
他大吃一惊,
股票是什么东西,
怎么这么赚钱?
于是,
他在1991年特意跑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看了个究竟,
结果在那挤满人的交易所看了半天也没看懂。
这年年底他和朋友找到工商银行设在上海外滩的总部,
以每本30元的价格买了80本认购证,
其中蒋益群自己50本、朋友30本,
1992年1月25日两人又跑到上海各买了20本。
春节后,
证券公司开始摇号抽签,
认购证一下子就涨到了1000元一本。
蒋益群买了许多原始股,
其中一张认购证通过摇号,
抽到了上海“众诚实业”的原始股50股,
发行价每股1元,
一上市没多久就从500元飙升到了10000多元,
他认购的股票当年6月卖出就赚了几十万元,
一下子在当地引起轰动。
看到股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竟然这么赚钱,
当地许多村民也纷纷到上海二级市场买二手股票,
大家都根本不顾股市的风险了。
蒋益群半年时间赚几十万还不算多的,
在上海股市第一代大户当中,
有个叫王君的人在1992年曾以“500点满仓、1400点全部出空”,
一次成功操作让这位时年30出头的大户半年时间就赚到了500万元的身价!
1992年就赚到500万元的身价,
这在当时简直就是天文数字的财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