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周边做铝合金门窗的厂家
179
2024-12-11
尉文渊主动请缨筹备上交所
尉文渊主动请缨筹备上交所 更新时间:2010-12-12 8:35:06 “如今让我们欣慰的是,我们走过来了,我们今天不用再担心意识形态问题,不用担心姓‘资’姓‘社’问题,不用担心做不好被关掉的问题。”如今已经身为商人的尉文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具智慧,证券市场前进的步伐会更快。”
尉文渊请缨筹备交易所
把时光倒回1989年。此时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被高层提上了议事日程,具备了极大的政治意义。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的朱镕基在一次上海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拍板确定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并由李祥瑞行长)、贺镐圣和龚浩成组成“上海证券交易所筹建小组”。
也就在这个时候,35岁的人行上海分行金管处副处长尉文渊主动请缨筹备交易所,担任筹备小组组长。尽管他也不知道证券交易所的成立究竟意味着什么。直到20年后他才感叹说,如果现在让他选择,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去承担这份工作的。
“最大的难题就是“不懂”,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唯一可以间接借鉴的办法就是出国考察,但当时要出国是很敏感的,根本没有机会出国考察。可以说当时是‘少不更事’,一切都是零,大家都是股盲。”尉文渊回忆说。“因为就是不懂,就是撞,想通什么做什么,中国没人干过这个事情。”
尉文渊谈了上交所交易大厅是怎么形成的,“一个是我自己想象,一个是看禹国刚写的书,我所有对股票市场的概念是看禹国刚的书。什么叫股票?什么叫股份制?后来说交易所搞交易大厅。筹备组重要成员吴雅伦最早设计的是摆办公桌,我突然想起禹国刚那本书有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的照片,我一看像个钢琴一样,电脑边上摆电话,我看这个倒挺好,我们就按这个来做了。”
尉文渊还把阚治东和管金生、汤仁荣等召集在一起,请大家帮忙,每家都承担些交易所筹备任务。彻夜写规则、培训交易员,几十个人开始发疯一样工作。根据尉文渊的要求,几家证券公司还直接派人参与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筹建。
经过了4个多月的忙活,1990年11月,尉文渊赴香港等地证券交易所进行了一番走马观花式的考察后,马上明确了未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目标,要搞出国际上一流的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有个特点,就是没有老师,也没有人教得了我们。”尉文渊说,“我们有自己对市场的理解,最了解中国的是我们。”
上交所开业电子化交易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仪式在黄浦路19号浦江饭店举行。开业当日,共有30种证券上市,其中国债5种,企业债券8种,金融债券9种,股票8种。第一天交易,上交所共成交93笔,成交总额1030万元。
尉文渊自豪地说:“上交所一开始就是完全无纸化发行和电子化交易的,这个比纽交所的口头报价先进得多,我们很有效地防止了黑市交易和幕后操纵。”
谈到上交所开业当天的感受,尉文渊说是心里忐忑,全无兴奋喜悦可言。尉文渊回忆:“上交所12月19日开业,头天晚上我都没睡觉,所有装修都是18日晚上才收的尾,包括门外的绿化卫生都是通宵搞的,电脑程序的编写啊,交易系统的安装都是连夜加班加点赶出来的,都没有经过测试过。开业之前,我都不知道它能不能完成交易,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呢!不过,好在开业第一天没出什么问题。”随后的状况接踵而来,死机、数据丢失、备份延时,申报买入撤不下单等等。到了1992年,交易需求越来越旺盛了,我们决定将交易系统升级,才形成了较健全的电子交易系统。
推行多项改革创新举措
在交易所成立后的几年中,尉文渊进行了多项尝试和改革。比如,市场扩容和扩大交易席。到1992年底,上市公司数量从最初的“老八股”扩大到近60家。交易所的会员已经从16家扩大到100多家,交易席位由最初的50个扩大到上千个。
再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抑制过热的股市,深沪两地都实施了涨跌停板制度。1991年股市走熊之后,深圳取消了涨跌幅限制,希望通过放开股价让市场活跃起来。上海在1992年初也宣布放开股价,这是尉文渊一个人瞒着领导偷偷做的决定。
幸运的是,尉文渊躲过了擅自闯关所引发的危机。从此,他更加大胆地进行着各种尝试。1992年底,上交所在国内第一个开办国债期货交易,大大活跃了国债市场,提高了金边债券的声誉,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国债发行难问题,也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一次勇敢探索。但当时的尉文渊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因此埋下了一枚炸弹,三年后一个早春的下午,国债期货市场“327”事发,“炸弹”引爆后的火光灼伤了许多人,其中也包括尉文渊自己。尉文渊因负“监管责任”,离开了他一手创建起来的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