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 虚拟货币(为何这么多人会上当?)

小智 0 2024-06-12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周小川 虚拟货币的一些知识点,和虚拟数字货币“亚欧币”一年骗4.7万人40亿,为何这么多人会上当?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数字货帀与传统纸币区别是什么?
  2. 数字货币的持续推进,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3. 虚拟数字货币“亚欧币”一年骗4.7万人40亿,为何这么多人会上当?
  4. 什么是中国数字货币?

数字货帀与传统纸币区别是什么?

数字货币与传统纸币没有大的区别,基本都是一样,都是虚拟的符号,区别只是一张印在纸上,另一张以数字化的形式印在区块链信息系统上。

我们知道,现在央行正在研发的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法偿性,其功能和属性与现有的人民币纸币相似,只不过形态是数字化的,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不需要账户就能实现价值转移。

例如,两个人的手机里都有数字钱包,只要手机有电,无需网络,两个人的手机一触碰,一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就可以转给另外一个人,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卡,类似于我掏出自己口袋里的纸币放进你的口袋。

数字货币的持续推进,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7月12日晚,哔哔News第十四期圆桌派《央行获批研究数字货币,释放了什么信号?》邀请到知密大学发起人&密码经济倡导者刘昌用、智堡创始人&货币学者Mikko、九州资本创始人何琼、《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专栏发起人孙航前来做客,为我们解读央行数字货币背后的信息。嘉宾观点深刻,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精彩片段:

刘昌用:去中心化的密码货币,不要指望谁来扶持,耐心做支付,做市场,走自下而上的道路才是正道。

孙航:目前国内采取的是“拥链反币”的方针,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对链圈的兴趣会下降,对币圈的兴趣会上升。

何琼:全球货币和金融基础设施应该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来设计和管理。

Mikko:那些重视数字货币功能性的主权国家会领跑,甚至重新建立其法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自我介绍:

刘昌用:大家好!我是刘昌用,谢谢哔哔News邀请。我在大学教经济学,2013年开始研究并科普密码货币。现在做知密大学,主要也是研究和科普密码货币相关知识。

Mikko:我是Mikko,货币学者一枚。(同时也是智堡创始人)

何琼:我是何琼。我在大学的时候开始关注并购买比特币,后来就一直关注这个行业,17年创办了巴比特大学,现在成立基金做一二级投资。

孙航:大家好,我叫孙航。在币圈发表文章时,经常会用“孙副社长”这个笔名。我是系列专栏《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的发起人,同时也是几家区块链机构的特约专家和分析师。

01

圆桌第一问

Q1:今年6月19日,Facebook联合27个行业巨头发布Libra白皮书;半个月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国务院已批准央行研发数字货币,并且美国国会目前也叫停了Libra项目,你们认为这两件事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Facebook此举动到了谁的奶酪?

刘昌用:这几件事有直接联系,中国央行和美国国会的表态是对Libra的回应。我前些天专门谈到,Libra是密码货币的重大创新,并且由商业巨头联盟发起,迫使传统货币体系不得不正面面对。

实际上从比特币兴起,密码货币就已经开始挑战传统货币体系了。只不过传统货币体系虽然经过尝试之后无法扼杀去中心化密码货币,但它的体量非常小,短期内无法威胁法币体系,甚至密码货币社区大多数人也认为密码货币只是法币体系的补充。

2017年以来,通证、USDT、合规稳定币的出现,已经在快速扩大密码货币的影响力。尤其是稳定币的出现,打破了小国的外汇监管边界,对国际法币体系的影响正在显现。

Libra的提出,将密码货币对传统货币体系的挑战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因为这意味着全球几十亿互联网用户可能很快接入密码货币领域。中国央行和美国国会的回应就是在“正视”这个问题。

不过,Libra作为中心化的密码货币,其本质还是基于私人信用的,并且必须面对各国货币监管体系。

所以,我也强调,尽管Libra的影响和意义重大,但成功仍然很难,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监管,乃至联合监管。只不过,即使Libra失败,这个潮流已经来临。

孙航:Facebook的行为会触及谁的奶酪,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分为两个层面讨论:

首先,在表层影响上,Libra会直接影响到传统金融机构的利益。

我在这里简要地跟各位朋友介绍一下:很多国家为什么没有普及像支付宝和微信这样的移动支付?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之外,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当地的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备、以及银行方面配合度不高等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像腾讯和阿里这样的企业,到了国外的支付领域也是一样玩不开,因为当地的金融机构不配合,金融基础设施完善度较低,所以即便是政府部门协调,可能也未必像中国那样有效。

但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货币,它可以直接绕开与传统金融机构频繁合作对接这一环,这一下就把一些国家移动支付最短的那块木板给补上了。

所以,如果Libra能够推行,那受益的肯定是对移动支付有着较大需求的国际普通民众,而动的则是各国传统金融机构的奶酪。

02

圆桌第二问

Q2:2014年,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就倡议央行对数字货币进行研发工作;现在,央行已经在着手相关工作。但同时,国家也严厉打击一切1C0、1E0等活动。国家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似乎很复杂。中国对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持什么态度,能谈谈你们的看法吗?

孙航:中国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态度,其实一直在在调整当中。在最开始的时候,它是处于一种“拥链反币”的状态,2017年秋天的针对交易所和1C0的行动,就是这种方案的典型体现。

但是,让监管者比较吃惊的是,这些区块链金融产品并没有像以往的互金产品一样,比如P2P什么的,一纸文件下去就偃旗息鼓了,他们在转战到了国外之后,依然表现得非常活跃,所以,现在一些半官方的研究部门和机构,已经开始认真思考并反思对数字货币的态度。

而另一方面,被相关部门大力鼓励与支持的区块链及其应用,目前来看却表现平平,至少在非金融领域是这样。

目前绝大部分细分行业上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可行性都不高。也就是说,各种行业的区块链应用,目前从产品本身到推出时机,还都不成熟。

如此一来,当相关部门的耐心被耗尽之后,他们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实际支持,估计也将会逐渐下滑,同时把目光转移到更有应用前途的金融应用,或者说是加密货币上去。

简而言之,虽然当局目前采取的是“拥链反币”的方针,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对链圈的兴趣会下降,而对币圈的兴趣会上升。

03

圆桌第三问

Q3:我国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大吗?如果推出,它是否更大意义上还是一种法币呢?虽然用到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技术,但是否更大意义上还是在带着镣铐跳舞?

孙航:客观的说,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肯定是存在的,但大不大目前不好确定,即便要推,也需要中国央行有着很大的决心。

因为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其优势就是自带可信性,如果全面投入使用,对于以行业公信力为核心竞争力的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必然会造成利益的冲击。

但问题是:中国的银行领域跟其他国家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它在这个领域的国资比重比较大。如果中国打算推出基于区块链的央行数字货币,对于这些金融国企的利益,必然会造成继移动支付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冲击。

所以,如果中国推出央行数字货币,那就意味着它可能要牺牲一部分国企的利益、甚至是一部分非税收收入——因为国企除了交税之外,一部分利润也是要通过国资委来上交到财政的。

再来看第2个问题:“央行数字货币更大意义上是否是一种法币”,我觉得是的。

尽管中国目前是一个多货币共存的局面(包括人民币、港币、澳门币),但从大趋势来看,不太可能创造出基于另外一种锚定物的价值承载品。

所以说,即便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使用区块链技术,使用它的目的,最大的可能也仅仅是为了减少移动支付背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成本,而不是利用数字货币自由流通的特性,更不是说要营造出一种新的类似于比特币的货币了。

04

圆桌第四问

Q4:如果推出央行数字货币,其可以被应用于哪些实体领域?会对国内传统行业与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刘昌用:首先,有必要理清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密码货币、虚拟货币等货币概念。

1958年当计算机应用于银行体系之后,就有了以电子介质记账和交易的货币形态,这叫“电子货币”;1990年代电子货币开始借助于开放的互联网体系记账和转移,这就进入了“数字货币”时代;

互联网上流通的数字货币又分两种:一种是法币在互联网上的数字化,可以称为“数字法币”;一种是民间发行的互联网货币,比如Q币,我们一般称之为“虚拟货币”。密码货币则是指“以非对称密码技术确定货币归属的记账货币”。

目前包括三种主要形态:

1)利用分布式共识实现去中心化发行流通的“密码共识货币”,2)利用密码技术对法币进行账户系统改造的“密码法币”,3)私人(个人、公司或联盟)基于其信用发行的“密码私人货币”。

从最早的实物货币,到最新的密码货币,稳定币等,我做了一个图谱,可以比较清晰地界定各种货币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说到“央行数字货币”,实际上央行早就有数字货币了,我们网上购物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的实际上都是数字化了的法币,是“数字法币”。

现在央行数字货币面对的实际上是去中心化的“密码共识货币”(如BTC、BCH)和“密码私人货币”(如Libra、USDT)的挑战。

目前央行实际上想做的是用密码技术改造现有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即“密码法币”。甚至用不用区块链都不是大问题,其他数据结构也可以,但非对称密码技术是核心。

既然是用密码技术改造法币系统,就不涉及到哪些特定领域用或者不用密码法币的问题。以前法币怎么用,以后密码法币还怎么用。

法币体系的密码化改造不是多么难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非常难的经济政治博弈过程,这才是真正的难点。实际上,央行在2015年就成立了相关研究机构,广为人知的进展并不多。只是Libra出现之后,外部竞争压力倒逼着央行考虑加快推进法币的密码化。

05

圆桌第五问

Q5:如果推出央行数字货币,会对区块链领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央行数字货币能应用于链上世界吗?是否会助推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往合规的方向发展?

刘昌用:再强调一次,央行数字货币实际上是密码法币,是对法币系统的密码化,不是要搞去中心化的中国比特币,逻辑上不存在“去中心化的法币"这样的东西。

密码法币跟区块链的关系,跟现在的法币跟区块链的关系差不多,只不过技术上会有些关联。密码法币研发的目的不是为了推进数字货币或去中心的密码共识货币往合规方向发展。

实际上锚定法币的稳定币一定程度上就已经是密码法币了,如果央行能够将其纳入强监管之下,那就更像是密码法币了。

将传统法币系统密码化在利益调整上很困难,发展合规稳定币倒是推进密码法币的一个便捷方式。

去中心化的密码货币,不要指望谁来扶持,耐心做支付,做市场,走自下而上的道路才是正道。

法币密码化对其他密码货币也并非没有好处。密码法币给去中心化的密码共识货币带来的主要好处是教育用户和基础设施对接。

所以,我还是期待法币密码化加快推进,密码法币、密码共识货币和密码私人货币都能发展,让市场选择正确的方向。

06

圆桌第六问

Q6:像数字货币这样的金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具有更好的隐私安全性,能做到资金与信息所有权归个人所有,另一方面,因为信息的隐蔽性,不好做监管与保护。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这个问题上,你们认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央行数字货币、国际超主权数字货币会如何权衡和取舍?

Mikko:显然,中央银行和主权当局是不希望这部分信息被私营企业垄断的。易纲行长在刚刚结束的国际清算银行年报研讨会上已经明确指出这一点。一旦一种新货币是由主权部门或者超主权部门主导诞生的,那么信息和数据的隐私权一定会被弱化。

印度之前两年的现钞改革,欧元区取消大额欧元的目的都是为了削弱现钞所提供的“隐私性”,因为现钞不像银行存款一样是有记名的。所以内化于主权和法币势必会影响信息自由权。

07

圆桌第七问

Q7:如果我们认为加密货币属于超主权货币的话,那么现在,超主权货币与法币似乎是可以达到共存状态的。那么未来呢,在你们的构想中,这个生态将如何发展?

Mikko:加密货币并不完全属于超主权货币,超主权的概念也需要作出区分。比如超主权但是由主权协同所诞生的货币仍然是主权部门间主导并协调的。

如果发行的组织是超主权的,比如一些跨境企业,那也只是发行主体的定义,但不代表它发行的货币就是超主权的——如果你的货币背后是一大堆主权资产——比如法币、国债等等,那么你只是名义上超主权,实际上仍然从属于主权。

要达到共存的目标并不困难,但要达到和法币一样的泛用性是很难的,就像IMF发行的SDR和美元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在我的构想中,新的超主权货币要脱离美元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它不仅仅是一个抵押品选择或者借用美元信用的问题,美元能从黄金本位中夺取国际货币主导权的背后是美国的国家治理和全球影响力,而不单单是货币性、金融性的。

08

圆桌第八问

Q8:任何国家都不愿错过发展机遇,也不愿在新趋势中落后。国家间在区块链这个赛道的竞争,你们认为取决于什么?未来国际金融市场能实现去中心化吗?

Mikko:还是取决于各个国家对数字货币的定义。

如果将数字货币视为原有法币体系内的一个附庸,那么它本身只是新瓶装旧酒。但如果将数字货币视为颠覆现有金融体系和支付体系结构的棋子,那可能就更有趣了。

法币其实是主权部门提供的公共基础设施,这种设施服务的是支付和资源配置。因此我一直认为那些重视数字货币功能性的主权国家会领跑,甚至重新建立其法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有一个StellarProject,运用区块链技术服务回购交易,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中最大交易量的就是回购交易。此外,加拿大央行则希望借助区块链实现0货币结算,消灭货币需求。央行对于区块链技术是非常重视的。

而至于国际金融市场去中心化的问题,大家需要记住一点。世界上先诞生的是银行家,记录一个村镇居民的“货币”,银行之后兴起,股票交易所也是私营的。美联储直到1913年才诞生,在这之前,摩根大通一直作为私营银行业的核心发挥作用。

事实上金融体系本来就是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只是重新提醒了我们,法币之前的存在私营货币体系,虽然稳定性不佳。

虚拟数字货币“亚欧币”一年骗4.7万人40亿,为何这么多人会上当?

关于亚欧币传销大佬的一些江湖轶事

“亚欧币”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传销案,从第一把交椅刘琅,到第二把交易夏建荣,再到后面的跟班,还有刘琅的司机,每个人都充满了故事和传奇,如果了解这些人的情况,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而我正好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了这几个人。

首先说刘琅,根据海口警方的材料,刘琅本人是文化人,是某知名女作家的老公,早年出了几本很不错的书。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还读过一本他的书。相信很多刚上大学的同学都读过他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大学的精神》,“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著名的话,就是从这本书里看到的。

我在派出所里见到刘琅的时候,刚开始聊的时候,就是聊的这本书。可以看得出来,刘琅的文化修养很高。我们从《大学的精神》聊到《才女书》,又聊到《这么早就回忆了——六十年代精神》。这三本书,刘琅都曾经参与了编写。当聊到《这么早就回忆了》这本书的时候,我给他说,人民大学有一位教授在前两年写了一本书叫做《重返80年代》,跟《这么早就回忆了》有一些同样的秒处,刘琅很快地就说,他知道这本书,是程光炜教授写的。说真的,如果不是很有文化修养的人,是不知道这样一本小众的书。

几年前,刘琅弃文从商,成立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叫做全国专业人才考评专家委员会,在这个委员会下设立了中国专业人才管理中心。不过去年7月份的时候,该社团被列入第九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的行列中。在百度上搜索“刘琅主任”四个字,可以看到刘琅以专家委员会主任的名义出席各种国内外高端会议。

在此要说的是,刘琅主任从文、从商的经验,与后来他主导亚欧币的事情,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觉得一个在文化圈里颇有影响力的名士,后来涉嫌组织传销,确实令人唏嘘。

在看守所里,我给刘琅主任背诵了一段《大学的精神》里的一段话,他也颇有感慨地说了一句“今天这样,隔着铁窗,是不是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我说,确实挺意外的。

再说,第二把交椅夏建荣。应该是个传销的老油条,早年曾参与过九州币,虽然不能说是九州币的主导者,但也是九州币的一个小头目。在亚欧币的圈子里有这样的一个传言,但是被刘琅否认。在16年5月份时,夏建荣还不是第二把交易,只是亚欧币的一个小罗罗。但当时刘琅和其他几个负责人关系闹僵,发现夏建荣比较老实可靠,就把夏建荣找过来,扶正成为了第二把交易。但是,这个被刘琅否认,刘琅说,是夏建荣主动来找他的。

夏建荣大概有60岁左右。之前曾做过好几个传销项目,应该赚了不少钱。传销就是这样,当盘子还在的时候,大家称兄道弟一起赚钱,但是当盘子被端了的时候,就互相推诿,互不承认。夏建荣就一直将脏水往刘琅身上泼,认为刘琅是最后组织者,自己表现得憨厚老实,一脸无辜。而刘琅则说,他跟亚欧币没有关系,他只是在做他的瑞宝公司,是夏建荣找他来讲瑞宝公司,并被夏建荣所用的。

夏建荣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虽然自己已经被抓了,但是在做传销的这几年积累了不少的人脉,做完牢出来之后,又是一条好汉,随便搞点事情,把人都聚拢起来,就能赚到钱。

还一个有意思的是,在夏建荣被抓之前,他还打着跨亚欧公司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去招商引资。用他的话说,时间安排的太紧了,在一个城市里所待时间,不超过两天,就要赶往下一个地方。事实上,确实有一些地方,已经被他忽悠了。根据公开的资料,跨亚欧公司曾与安徽省郎溪县签署了“共建虚拟数字货币”的协议,是一个“郎溪·跨亚欧东方农耕文化数字生态旅游特色小镇项目”。项目的总指挥是孙无极(又名孙习重),是海南跨亚欧公司的顾问,目前已被海口市公安局网上追逃。

关于夏建荣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在这里就不一一说了。简单提两笔,就是他曾经去联合国开过会,还在联合国拥有一件办公室。这个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不过,他们应该也是被骗了的,据说为了弄这个办公室,他花了一千多万给另外一个山寨组织。

由于篇幅问题,其他几个人物,就不多讲了。总之,这个草台班子搭建起来的传销团伙,轻轻松松地就在圈了几十个亿。模式很简单,套路也很简单,你去网上搜一下,很多网站都有卖传销密集,搭建传销网站的人。只能说,老百姓的钱,也确实挺好骗的。

什么是中国数字货币?

要讲清楚中国数字货币,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讲:

一、概念

CBDC,全称为CentralBankDigitalCurrency,译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针对数字货币的统一称呼。

DCEP,可认为是中国版的CBDC,DC是DigitalCurrency(数字货币),EP是ElectronicPayment,意思就是数字货币电子支付,主要功能就是作为电子支付手段对M0(现金)的数字化替代。

2020年,人民银行认为DCEP的叫法太过技术化,不利于市场推广,就把名称改为e-CNY,大家之后接触到的就都是e-CNY了。

二、为什么要推e-CNY

国家推广e-CNY,主要从3个方面做了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希望通过发展数字货币降低美元霸权对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希望抢占数字货币技术先机,成为国际上法定数字货币的事实标准,避免货币主权旁落于缺乏必要约束的私营部门;希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跨境支付结算。

三、e-CNY有什么优势与特点:

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管理成本;提升民众支付结算的便利性、安全性和交易效率;有助于提升对M0现金市场流通的宏观调控力;有助于提升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的能力;能够继续满足群众对现金匿名交易的需求;与现有金融账户体系松耦合,对金融体系改造小,利于推广;中心化管理,支持零售场景的高频并发交易;支持通信网络不佳时的双离线支付模式。

四、与微信、支付宝的区别:

e-CNY与第三方支付有明显的区别:

第三方支付由第三方机构或商业银行负债和承担账户风险。DCEP的法律地位更高,国家负债;第三方支付是对存量货币的电子化,不改变货币总量。DCEP是由央行发行,可直接增加或减少市场货币规模;第三方支付是与银行账户紧耦合的电子支付工具。DCEP可与银行账户松耦合,用户间转账可独立于银行账户之外;第三方支付基本不支持断网情况的支付。DCEP可实现收付双方的双离线支付;第三方支付必须是实名支付的。DCEP能够支持一定程度的匿名支付;第三方支付有M1或M2属性,能计息。DCEP是针对M0的替代,不计息。

五、推进进程:

2014年,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支持下,央行成立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

2015年,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等进一步深入研究,形成了人民银行发行数字货币的系列研究报告,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方案已完成两轮修订。

2016年1月20日,央行召开的数字货币研讨会上,首次对外公开发行数字货币的目标。

2017年1月29日,央行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在成功开发法定数字货币原型后,该所在南京、深圳等多地布局,通过与研发机构和产业结合,以实现金融科技研究成果开发的落地。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目前由央行货币金银局管理。

2017年5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挂牌。研究所在原印制科学研究所基础上更名而来,内部设立六、七个部门,研究方向包括数字货币、金融科技等。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副司长姚前出任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副所长由科技司科技处原处长狄刚出任。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周小川提到央行正在研究的是DCEP(DC:digitalcurrency,数字货币;EP:electronicpayment,电子支付)。

2019年6月,由Facebook主导的加密货币项目Libra发布白皮书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央行开始密集释放研发数字货币的信号。

2019年8月,央行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提出加快推进DCEP研发步伐;9月,据《中国日报》报道,DCEP的闭环测试已经开始。

2019年底,央行已确定深圳、苏州等城市作为DCEP的试点城市,以及关于DCEP落地前的准备。

2020年1月,央行在坚持双层运营、M0替代、在可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下一步将合理选择试点验证地区、场景和服务范围,稳妥推进DCEP出台应用。

2020年2月,央行发布《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从技术架构顶层设计上进一步稳定推进了央行DCEP。

2020年4月,央行表示将加强顶层设计,坚定不移推进法定DCEP研发工作,系统推进现金发行和回笼体系改革。

2020年10月,深圳成为首个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试点城市。在“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中,有47573名中签个人成功领取数字人民币红包,使用红包交易62788笔,交易金额876.4万元。主要应用场景为扫码支付、碰一碰标签支付。

2020年12月,苏州将会推出“双十二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相比深圳试点的应用场景,苏州试点会增加碰一碰NFC支付。

六、产业图谱

目前,数字人民币产业链还只是开始,数字人民币的建设还需要产业协同共建。

关于周小川 虚拟货币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电视家安装包

电视家

电视家3.0

看直播的电视家软件

上一篇: 周大福是上市公司吗(中国上市的黄金公司有哪些)
下一篇: 周小川虚拟货币视频?数字货币来了你怎么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