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鸿科技的服务范围
176
2024-11-13
“怕折扣券没机会用了!”瑞幸门店今遭“挤兑”4000余店未来何去何从?
美东时间4月2日下午4点,瑞幸咖啡收盘。最终,这家正裹挟在舆论暴风眼中的企业当日股价下滑75.57%,市值蒸发近50亿美元,仅剩16.11亿美元。
“瑞幸的暴跌我要负责任,我有两个手机号,免费喝了3杯瑞幸,一分钱没花,然后就再也没去过了……”
“瑞幸今天单子超多,平常只要五分钟,今天等了20分钟,可能担心手机里的折扣券后面没机会用了……”
截至4月3日晚间,瑞幸咖啡还是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话题,投资者和网友纷纷化身“段子手”。
在瑞幸咖啡对外告知其COO刘剑以及部分员工伪造交易价值近22亿元后,关于公司为何要自曝以及其将面临的后果等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当前,不乏有观点认为,瑞幸咖啡此举是自曝,更是自保。
根据瑞幸咖啡此前1月份发布无人零售战略时公布的数据,其直营门店数达到4500家。随着此次业绩造假事件的发酵,未来这数量庞大的门店将何去何从?资本市场到实体的反应会有多快?
点单系统出现崩溃
“早!今天也要元气满满哦~”今日上午,瑞幸咖啡官方微博更新这样一条配图信息。随后,网上流传出一张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发布的微信朋友圈截图,内容为“今天更要元气满满!小伙伴加油!”
伴随着这波“自我鼓气的节奏”,资本市场降到冰点的瑞幸,门店呈现出“另一派景象”,令不少人士倍感惊讶。
“我之前从来没有喝过瑞幸,出了这件事之后,我打算下单试试。但是我从中午12点开始在微信小程序上下单,直到12点40分系统都一直显示加载中,最终无奈放弃。”4月3日中午,一位消费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如是反映。
记者注意到,除了微信小程序,瑞幸咖啡APP在该时段也处于崩溃状态,系统提示“请求异常、网络异常”。对此,同日中午,瑞幸咖啡通过官方微博回应:“中午高峰期,APP崩了,程序员小哥哥正在紧急抢修中。”
那么,瑞幸咖啡今日生意究竟有多火爆?4月3日下午1点左右,记者实地走访了上海多家瑞幸咖啡。
“现在已经接不了单了,做不过来,即使点单系统不崩溃,现在下单,可能也要等到4点之后了,前面还有大概200多个单子没有做。”4月3日下午1点半,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商圈的一家瑞幸咖啡门店内,一位正在忙着处理订单的店员向以消费者身份问询的《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道,以往门店并未出现过这种“爆单”情况,自今天早上起突然订单暴增,“忙到现在,我们还没有顾得上吃一口饭。”
记者观察到,该时间段,除了这位店员外,这家瑞幸咖啡门店内还有其他3名店员,均在忙碌地制作订单上的饮品,在该店内的吧台及门口的外卖台上,已经摆满了各种饮品纸杯及外卖袋。
“实在抱歉,现在接不了单。”“不好意思,您前面排号还比较多,我无法预估您还需要等待的时间。”
对于陆续前来门店点单或是选择自提的顾客,上述店员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解释。
这并不是个例。就在到达这家瑞幸咖啡门店十分钟前,记者也从另一家瑞幸门店工作人员处获悉,因订单系统崩溃,该店也无法接单。
上述现象或“情有可原”。自前一日晚间瑞幸咖啡“自曝”账务造假后,4月3日上午,各大社交平台已被瑞幸“小蓝杯”刷屏,甚至有人直呼“这可能是我薅到的最后一杯瑞幸,值得纪念”。
“昨晚注意到这个消息之后,我看到账户中还有4张优惠券没有用,所以今天早上就赶紧下单,说不定之后用不了了。”一位受访者边说边打开自己的外卖界面,查看自己已经下单超两个小时的咖啡“到哪了”。记者采访发现,像上述这位担心受财务事件影响,账户中瑞幸优惠券以及预存款有可能“打水漂”的瑞幸用户并不在少数。
不过,据记者走访的一家瑞幸咖啡门店员工介绍,其也注意到前一天有关公司的相关新闻,但是目前门店一切照常。
自曝更是自保?
有零售行业人士解读,瑞幸咖啡前述门店的表现是“短期出现的用券高潮”,资本到实体的反应没那么快。当前,瑞幸咖啡需要担心的关键问题还是在于资本市场。“瑞幸自曝这个大雷到底意欲何为,耐人寻味。”有投资者抛出了这样的疑问。
安迈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争议解决与调查服务负责人韦谦信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企业会成立独立特别委员会,通常是为了确保调查的独立性,确保调查结果不受涉及有关指控的人士干预,包括企业管理层与董事会成员。
根据瑞幸咖啡公布的相应公告,其特别委员会向董事会提供信息表明,自2019年二季度起,公司的COO、董事刘剑,以及下属几名向其汇报的员工,参与进行了某些违规行为,包括伪造某些虚假交易。据称,和这些虚增交易相关的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总销售额约为22亿元。
瑞幸咖啡的上市时间是2019年5月17日,在资本人士看来,这意味着,其上市以来的销售数据大部分存在虚假成分。
目前,有观点认为,瑞幸咖啡此次自己对外公布虚假交易的直接导火索是2月初的那则神秘做空报告。
回过头看,浑水公布的这则来自匿名人士的做空报告投入的调查力度和得到的信息量巨大。比如,在数据造假方面,该报告表示其通过92个全职和1400个兼职调查员跟踪了981个工作日,收集及研究了超过2.5万张小票和超过1万个小时的门店录像。
韦谦信表示,事实上,上市公司并没有法定义务针对指控进行调查,监管部门也不会单凭市场人士的指控而强制要求企业进行调查。除非上市公司违反了有关信息披露或诚信等规定,监管部门才会要求企业提交相关资料。否则,监管部门一般保持紧密监察而较少直接介入,或者在个别情况透过闭门协商与谈话,了解相关指控是否属实以及企业有否违反监管规定。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瑞幸咖啡之所以会启动内部调查有其目的。“当时匿名做空报告拿出了很多证据,尽管瑞幸快速回应,但美国的律师此后召集了集体诉讼。苍蝇不会盯无缝的蛋,如果瑞幸不进行内部调查,很可能在诉讼中,证交会和司法部会介入。美国的外部董事不会愿意为了公司而让自己承担法律责任,因此一般都会和公司的律师一起推动内部调查,希望以此丢车保帅,做切割。”
“有可能是机构投资者要求。”一名私募公司交易员这样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与其让外界发现自己的问题,不如自己自曝问题。
这一说法同样被另一位关注瑞幸咖啡的匿名人士认可。“刘剑承担主要责任,瑞幸是作为受害者的身份,这个应该是法务反复测算出来的最佳姿势,把索赔、破产等风险降到最低,自动释放利空是自己带节奏,不像突发利空会手足无措。”
截至目前,除了瑞幸咖啡外,处于这一事件风暴眼中的刘剑尚未发声。“也许他有新的解释,这场批判中,他作为主角一直还在幕后,所以现在还没办法下定论,中间可能出现多次反转。”该匿名人士认为,涉及22亿元的虚假交易,瑞幸咖啡的高层不知道的概率有点小。“投资者要公司给交代,又没办法给交代,只好主动暴雷”。
或面临中美两地追责
在4月2日的“自爆”公告中,瑞幸方面称目前调查还尚无定论。那么,如果“造假”一旦坐实,瑞幸接下来将面临怎样的处境?
“瑞幸咖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根据美国法律,提供不实财务报告和故意进行证券欺诈的犯罪,要判处10至25年的监禁,个人和公司的罚金最高达5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指出,审计机构也可能会涉嫌犯罪,可能要面临严格的举证责任。瑞幸公司、相关董监高、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还可能面临巨额的集体诉讼。
韦谦信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称,面临市场人士的指控,上市公司固然可以选择不进行回应或调查,但是面对股价受压的情况以及投资者与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企业普遍会作出回应并澄清事实,务求维护企业声誉与各方利益。“就美国的情况而言,投资者甚至可以出于欺诈或管理失当等原因,向企业与管理人员提出集体诉讼以追讨损失。除了企业可能面临罚款、停市甚至摘牌退市外,管理人员也可能锒铛入狱。”
根据韦谦信的表述,回望互联网泡沫与金融风暴时期,同类事件不胜枚举,例如美国能源类公司安然就发生过管理人员存在不当行为的情况,涉及金额相当可观。
事实上,除了面对集体诉讼、美国证监会的处罚外,瑞幸可能还会面临美国司法部的调查及诉讼。
“就当下情况,美国的司法执法机构更愿意拿一些大案件来标榜自己,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后面肯定会过渡到司法调查以及更严厉的执行。”根据沈萌的表述。
不过,其也指出,瑞幸咖啡是一家中国公司,假如主要责任人均在中国国内,即便美国司法机构判决,可能执行起来也是很麻烦的事情。“你不离开中国国内的话,可能它也没有办法去做更彻底的执法动作”。
就目前来看,瑞幸方面或仍无法躲过这一劫。“中国证监会高度关注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对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市场的法律和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4月3日14:13分,中国证监会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证监会发布”公开发声。
据证监会给出的说法,其将按照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有关安排,依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坚决打击证券欺诈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
对此,董毅智表示,根据我国新《证券法》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扰乱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市场秩序,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但真的要落实到案例,新《证券法》还没有直接可以使用的条例,尤其是中概股,瑞幸咖啡这次可能成为首例”。
实体会否被波及?
瑞幸咖啡此次曝出业绩丑闻后,会否影响其于中国市场已经树立的品牌形象以及门店经营?
2019年初,瑞幸咖啡提出,计划在年底前将门店数量增加至4500家,同时在门店数和杯数上全面超过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企业。
今年1月份,瑞幸咖啡在北京召开战略发布会时对外公布,其直营门店数已经达到4507家,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累计交易客户数也已超过4000万。在扩张上,瑞幸无疑是迅速的,要知道,2017年10月,瑞幸咖啡的第一家试运营门店才落地。
“如果没有持续的资本支持,一旦投资者撤资就会拖垮瑞幸的资本扩张。”前述私募交易员认为,瑞幸此次的业绩造假事件将会影响到其实体业务未来的发展。
不过,联商网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告诉记者,短期来看,前述事件对瑞幸咖啡实体业务的影响还不大。“短期出现用券高潮过后,考验的是中国消费者到底需不需要瑞幸。瑞幸现有的资金储备还能够支撑,只要后期烧钱节奏控制好,还没到崩的时候。”
在王国平看来,瑞幸成本在后台,前台成本不高。“用券买咖啡,瑞幸还是赚钱的。”他认为,如果消费者对瑞幸并不完全排斥,还是会有人看好“洗账”后的瑞幸。“只是换了一批投资人而已。51美元的瑞幸适合做空,但打到4.9美元的瑞幸继续做空是否还有利润就会有分歧。如果跌到0.5美元呢?总会有人抄底的。”
王国平还表示,在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瑞幸咖啡的节奏是力保消费市场不失。“消费市场保住了,后期资本市场还是会回来的,谁不喜欢投资一家消费者喜欢的公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