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买基金别再凭感觉了,看看基金筛选方法(附带实操)-买卖基金网
59
2025-04-28
本报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夏欣 近期,A股整体估值来到历史低位,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也经历了一波回撤。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不断下降,使得均衡型、稳健型基金产品的热度有所上升。一般而言,偏重均衡或稳健风格的基金经理擅长自上而下选股以及行业均衡配置,并具备较强的控制回撤的能力。不过,在实际投资中,无论是掌握均衡配置能力,还是实现稳健收益的目标,对基金经理而言都极具挑战。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基金名称中含有“均衡”“稳健”字样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并非全都具备“牛市能涨,熊市抗跌”的特征。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名称中包含“均衡”字样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最近一年业绩首尾相差逾27%。多位受访人士建议,投资者在选购这类基金时,需要仔细甄别。
业绩分化较大
近年来,随着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以及理财需求日趋多元化,基金公司明显加大了对均衡、稳健风格基金产品的布局。
根据Wind数据,截至10月12日,在基金市场上,名称中含有“均衡”字样的基金超过100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其中,约93%的基金成立于2020年—2022年9月,仅今年年内,已成立了30只“均衡”类基金。同时,还有一种情况是,部分基金产品在基金合同中约定以均衡配置作为投资风格。
此外,截至10月12日,全市场有近400只基金的名称中包含“稳健”字样。其中,有271只基金成立于2020年以后(包括2020年)。
从基金类型来看,上述主打“均衡”风格的基金,覆盖了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以及混合FOF等。而除了这几类基金之外,主打“稳健”风格的基金还包括偏债混合型、二级债基以及灵活配置型。业绩表现方面,即使在同类基金中,这些主打“均衡”“稳健”风格的基金仍然存在较大的业绩分化。
以基金名称中含有“均衡”字样的产品为例,在成立满一年的基金中,最近一年收益率较高的基金为一只平衡混合型基金(收益率-2.83%),其次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率-3.61%),但也有偏股混合型基金最近一年的净值跌幅超过30%。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7.46%。
就中长期业绩而言,个别名称中包含“均衡”字样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也未能取得优于同类基金的业绩表现。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有3只“均衡”风格基金最近两年的跌幅超过14%;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7.27%。而表现较好的“均衡”风格基金,最近两年的收益率达到3.16%(同为偏股混合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的投资操作中,均衡或是稳健风格的表现形式并不统一。不同的基金产品所采取的投资策略也存在较大差异。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蒋睿向记者分析,“均衡配置”或“稳健”风格的基金可以大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持仓以债券类为主的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债券型基金等;另一部分为配置均衡的股票型基金。对以债券型为主的稳健风格基金而言,底仓大多是同业存单、利率债、国企大AAA产业债的标的,其次会有一些资质比较好的城投债;对配置均衡的股票型基金来讲,个股和行业方面都会比较分散,以尽量地降低基金所需承担的非系统性风险,而且相对会比较看重估值。
在天相投顾基金分析师杜正中看来,被划归为“均衡配置”或“稳健”风格的基金在持仓上,股债配置较为均衡,如天相基金二级分类中的均衡配置混合基金,其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介于40%至70%之间,只有均衡配置权益类、债权类资产,基金的表现才会相对稳健。
持仓方面,可以看到,并非所有“均衡”风格的主动权益类基金都会表现出行业分散的持仓偏好。并且,行业、个股相对分散也不能等同于“业绩表现更优”。某头部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日前在一场路演中表示,若要做到均衡投资,需要基金经理具备宏观研究、自上而下选股的能力,要做到对A股全行业的研究覆盖,才能进行行业比较,进而选出性价比更高的个股。
均衡投资≠行业平均化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均衡配置、稳健收益已成为基金产品吸引投资者的“关键词”。但就投资结果而言,能够获取稳健投资收益的基金经理(基金产品)需要具备多重能力,投资者仍需仔细甄别。
根据Wind数据,截至目前,正在等待审批发行的基金中,约有9只基金的名称中含有“均衡”字样;名称中包含“稳健”字样的基金大概有50只。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均衡风格下的投资形式各异,但这类风格指向的投资目标相对一致。
蒋睿指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稳健、均衡风格的基金通常具备以下两种风险收益特征:一是风险相对较小,稳健类的产品不是完全没有风险,而是相对于其他基金产品而言,风险更小;二是风险收益比相对较好,基金净值波动较小,震荡市下投资体验感好。
“就均衡型基金而言,有些基金产品有一定股票仓位,相对其他投资产品来讲,其个股和行业方面都会比较分散,以尽量地降低基金所需承担的非系统性风险。”她进一步谈道。
杜正中认为,“均衡”代表着基金在大类资产配置上较为均衡,如股债均衡配置的混合基金,而“稳健”表明基金应具有较低的波动性。因此,主打“均衡”或“稳健”风格的基金,在长期收益率上以及波动性方面,应该低于权益类基金而高于债券类基金。
与此同时,从投资过程来看,均衡所代表的含义也不止于字面意思。“谈到均衡投资,大家可能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均衡就是(行业)平均化,二是均衡就代表了基金风格的飘移。这两种观点都不准确。首先,在投资中,均衡不代表每个行业都买一些,而是在不同的阶段,仍然有相对侧重的行业。这是基于行业板块的基本面、估值水平等多重因素所做出的的选择。二是均衡风格下,基金经理可能每年都会买不同的行业,这种选择是基于自身的投资框架,来选出性价比最高的投资品种。这并不能看作是风格飘移,因为基金经理仍然是沿着同一套框架来做行业比较和判断。”上述基金经理谈道。
他认为,具备均衡配置能力的基金经理,不仅在持仓上相对分散,还需要优秀的选股能力,并注重风险控制。而防范风险的第一步就是在行业配置上相对均衡,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配置不同方向行业的同时,侧重一两个行业。过去两三年,行业板块轮动较为剧烈,如果组合配置集中在一两个行业上,可能会暴露太多风险敞口。而基金经理如果不能对风险进行提前预判,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该基金经理进一步谈道,投资时需要对个股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以此来规避风险。
总体上,对投资者而言,市场动荡时配置均衡或者稳健风格的基金是相对较好的选择。而无论是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还是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都能作为判断基金风格是否均衡或是稳健的标准。
此外,蒋睿表示,在选择这类基金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是否与自身风险偏好相符;其次,不论是从行业、区域、个券或个股来讲,稳健或者均衡型基金是否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分散;另外,关注市场发生极端情况时,所选基金相对其他产品而言是否真的做到了稳健。